晨报记者 葛志浩
●两种关于PM2.5的监测结论所体现的巨大差距,源于中美双方所采用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不同。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的评价标准,而美国采用第三阶段评价标准。
●以标志着“优质”的指数50为例,它在我国对应着“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而在美国采用的第三阶段标准中,则对应着“PM2.5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
同一片天,为何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空气污染监测结论?在临近本市正式启动PM2.5污染数据公布时,美国驻沪总领事馆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一个监测点测到的PM2.5污染指数,比环保部门的官方数据高出1-2倍。
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了解到,这种结论上的差别,其实是因为环保部门与美领馆所采用的衡量标准不同,至于PM2.5的浓度,双方的实际监测结果是一致的。
美领馆指数高于市环保局
昨天,一款名为“全国空气污染指数PM2.5”的手机应用软件披露:继去年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PM2.5数据之后,美国驻沪总领馆也做出类似之举。对此消息,记者昨日从美国驻沪总领事馆得到确认。
在该馆的网站上记者看到,一条条标注着时间、监测对象(即PM2.5颗粒物)、PM2.5浓度以及AQI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的消息整齐地排列着,每小时更新一次。这些指数与本市环保部门所公布的指数相比,少则相差近1倍,多则相差近2倍。
对于这些指数,美国驻沪总领事馆网站上的说明是,与PM2.5相关的空气质量数据的采集点位于淮海中路办公地点,这一监测结论属于非官方性质,仅供相关在沪美籍人士参考。
我国评价标准用第一阶段
本市环保部门所公布的数据,为何与美领馆公开的数据相差较大?
对此,本市环保局有关专家表示,两种关于PM2.5的监测结论所体现的巨大差距,源于中美双方所采用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不同。“目前我国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的评价标准,而美国采用第三阶段评价标准,相比之下后者更为严格,因此所评价出来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据了解,对于全球各国的PM2.5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设置了三个阶段的过渡期标准以及准则值,我国所采用的第一阶段标准属该组织设定的最宽标准。实践中,为了能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空气污染程度,这种标准值对应着不同浓度的PM2.5颗粒物。“以标志着‘优质’的指数50为例,它在我国对应着‘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而在美国采用的第三阶段标准中,则对应着‘PM2.5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专家表示,由于评价标准有高低,再加上由浓度转换为指数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科学计算公式,因此有时候对于同样一片天,不同国家的监测结论会出现数量级的差异。
环保专家称,此前环保部门曾与美国驻沪总领馆进行过交流,结果显示美领馆的监测数据与本市环保部门一致,而双方使用的仪器虽然不同,但都符合标准。这些客观因素都不存在问题,主要还在于彼此所采用的衡量标准不同。
下月十监测点公布PM2.5值
本市下月计划启动PM2.5监测,截至目前相关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完全具备系统公布PM2.5数据的能力。
据悉,相对于其他城市目前只公布单个监测点数据,下个月本市10个国控点将系统性地公布PM2.5的数值。随着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本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的评价结果可能出现下跌。
来源:新闻晨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报道:
上海美领馆首发PM2.5数据 与上海官方相差较大
上海近年PM2.5浓度呈持平略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