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3月份CPI同比上涨3.6%,一季度同比上涨3.8%,都呈温和上涨态势。而近期成品油、食用油、洗发水等价格相继上调,通胀是否将再度来袭?
中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黄耀伟)据经济之声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9号)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一季度同比上涨3.8%,都呈现出温和上涨态势。专家预计,下月CPI仍将趋稳,但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会出现结构性变化。
3月份CPI构成中,涨幅最高的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7.5%,影响CPI上涨2.39个百分点。其中蔬菜、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0.5%和 11.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上涨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不足以说明构成了通胀压力。
蔡进:总的价格走势应该说中规中矩,主要还是食品价格、蔬菜价格涨得高一点。虽然跟上个月比有所回升,但是这种回升还是季节性因素,因为今年气候偏冷,生长期受季节影响。
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提醒,要警惕农产品从上游传导过来的价格上升风险。
李国祥:今年以来我们的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价格有扩大的态势,有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新一轮的上涨。
CPI爬升缓慢,猪肉价格功不可没。肉价已经连续10周下滑。李国祥认为,由于农产品缺乏价格稳定机制,现在的持续下跌可能会导致进入9月份猪肉消费旺季的新一轮价格上涨。
李国祥:因为猪肉现在已经到了盈亏平衡区域,如果持续下跌势必影响养猪者的盈利水平,我们的玉米价格又在上涨,一旦普遍亏损,很可能导致养猪者放弃养猪。
3月20号国家发改委上调汽油、柴油价格6.1%,油价上调对CPI的大部分影响将在4月份中得到体现。奶粉、食用油和洗发水等民生用品相继调价,也引发了民众对通胀走势的担忧。但蔡进预计,4月份CPI仍将趋稳,不过上涨的因素构成会发生变化。
蔡进:像蔬菜4月份上涨的趋势就会放缓一些,4月份压力比较大的还是油品,如果4月份国际油价再上涨对我们还会形成一定的压力。
清华大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袁钢明研究员也认同来自油品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但欧美经济整体下行,大宗原材料价格不断回落,唯有原油价格朝上,因此出现全面的输入性通胀也不太可能。
袁钢明:跟原油密切相关的能源等行业价格会上升,但是其他的原材料价格反而会下落,它不会造成咱们国家的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袁钢明还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还能抵消来自外围市场宽松货币政策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袁钢明:QE3会对价格上涨产生推动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抵不过经济下滑所造成的价格下降的影响,最后这两种因素可能会产生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