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从西至东横贯陕西全境,从陕西版图上看,它就像一“水腰带”,依次将宝鸡、咸阳、西安、渭南这关中4大市串联起来。
临渭区辛市镇新冯村村民冯宏远一家世世代代生活在渭河岸边,他告诉记者,到本世纪初的2002、2003年前后,渭河污染达到高峰。
从消除黑臭到实施三年行动方案
渭河的污染主要是来源于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农业面源的污染。为了解决渭河黑臭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在全流域关闭200多家造纸和小化工、小电镀企业,流域内54个县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设区市的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30%提高到2010年底的70%以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10年底,渭河治理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提出的治理目标,也就是解决黑臭的问题,实现了潼关出境断面消灭劣Ⅴ类水质或者80%的水是Ⅳ类水质,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肯定。2011年,省委、省政府有乘胜追击,出台了《渭河污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即到2014年底使渭河水变清,届时把一条亲水型、生态型、具有现代气息的渭河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再度彰显了我省“铁腕治渭”的决心和信心,也让渭河沿岸的百姓看到了“靠河吃河”的新机遇。现在冯宏远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致富:“听说下一步产业园移到这边,这二三百米就能把钱挣回来。”
从省内考核扣钱到出省向上游“送钱”
谁的污染浓度超标,谁就得接受罚单——2010年初,《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正式实施,标志着我省开始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治污目标的实现,当然,这使渭河这条陕西人的“母亲河”成为最大受益者。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陕西在省内沿渭四市一区实施断面水质考核,哪个地方的出境断面水质不达标,由省财政直接扣钱。
而走出“省门”治渭河,下游向上游进行生态补偿,又成了我省的一大创举。12月初,陕、甘两省沿渭六市一区在西安签订了《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城市联盟框架协议》,提出一些基本原则:设定跨省、市出境水质目标,按水质目标考核并给予补偿等等。12月底,陕西就给定西、天水送去600万元补偿金,通过渭河流域水质联防联控,携手保护渭河水环境、共建千里渭河生态长廊,受到了各界好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