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用地上山咋破资金环保瓶颈我省学者给出建议

    用地上山咋破资金环保瓶颈我省学者给出建议

    来源: 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2-03-12 访问:

      

    用地上山咋破资金环保瓶颈我省学者给出建议

      将坝区平地留给子孙耕种 陈创业 摄

      ● 开发中要避免政府大包大揽

      ● 参照城中村改造“一山一策”

      ● 应加强分类调查和环境评估

      ● 关注水环境不干扰破坏水系

      “城镇上山的成败关键在于13个字:建得起、建得美、建得好、建出特色。”日前,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接受央视《小丫跑两会》栏目专访时这样说。

      事实上,“用地上山”、“城镇上山”,这一用地方式的重大转变作为一条全新路径,并无前例可循,从新政试点到全面启动,云南各地政府正在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考验。全国两会期间,晚报记者走访了数位学者,大家不约而同地将话题聚焦于资金瓶颈、环保议题之上。学者们认为,目前有两对关系亟待梳理:一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怎样结合,才能实现双赢?二是在开发与保护间如何寻求到平衡点?

      破题之资金瓶颈

      对山地一级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从何而来?这会不会制约云南“用地上山”实践?

      政府出台系列优惠政策 土地出让金有大折扣

      “当下,平地坝区拆迁量很大,占用农田,还要20倍征收耕地质量补偿费,而根据现行的级差地价,越远离肥沃耕地的山地地价越低,山地开发成本低于坝区开发。此外,我省又对使用荒地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金最低标准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50%执行;对在宜建山地开发建设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免交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对企业应该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徐光远对多个“用地上山”试点进行分析:

      例如,大理为了引导城镇、企业上山,一方面把坝区80%的耕地直接划为基本农田,减少坝区土地的供应;另一方面,提高耕地质量补偿费,把坝区每亩土地的价格提高了18~80万元。在富民建工厂,利用一亩荒山荒坡,新增建设工地补偿费只有1万多元;而占用坝区农田则要六七万元。此外,项目上山后,每亩土地的征地费用和施工成本在25万元左右,而在昆明城区附近,每亩的成本不下100万元。

      徐光远预测,随着我省首批30.45万亩试点的全面启动,新政引导企业上山的效果将在年内就能看到。

      “用地上山”初启动,该怎样平衡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关系?

      政府财政发挥“种子”作用 引导社会资本融资

      目前,富民县和宜良县的“用地上山”探索被视作样本:

      富民县的方法是——通过前期税收,让资金投入“打时间差”,该县上山的工业片区规划1500亩,已经整理出650亩,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目前有六成土地已经出让,32家企业签协议入驻,投资达20多亿元,光“建安税”一项政府就能收入三四千万元。

      宜良县则计划建立低丘缓坡开发基金,县政府每年财政投入上亿元,并积极开展融资,引入市场机制。“比如,在与企业签订低丘缓坡用地投资协议时首先收缴一定额度的押金,而且投资规模不得低于3000万元,吸引企业参与开发低丘缓坡。”宜良县副县长何健升感慨。

      “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成本较高,应在政府主导下,探索运用市场机制,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和形成新的负债开发困局。”云南财经大学房地产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大研认为,政府可以参与前期投入,但是不能包揽全部费用。“政府的财政应该发挥‘种子’作用,关键还是要引导社会资本融资。”

      周大研建议,各级政府成立融资平台公司,在土地一级开发中,引入实力强的企业,整理土地,建设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网,进行拆迁安置。具体运作,可参照城中村改造的“一村一策”,实现“一山一策”,通过创新实践,将资金杠杆发挥出最大效益,实现政府与企业的互惠互利。

      破题之环境保护

      用地上山提得好,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避免盲目扩张式开发?

      避免盲目扩张式开发 应加强分类调查与环境评估

      “‘用地上山’早应该提出。”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开林认为,“用地上山”不但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还可以依山就势解决排水和排水治理问题,有利于污水自净处理,以及节能;同时增加了用地率,增加山地城市的特色,增加城市的活性,更有别于平坝城市风光。

      “低丘缓坡大多分布在山区和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一旦利用不当,不仅不利于本区域生态环境,也会给相关地区造成严重隐患。”胡开林提醒,“上山”过程中应加强分类调查与环境评估,切实避免“盲目扩张式开发”。

      我省各区域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在开发中应采用何种模式?注意什么问题?

      “因山”更须“顺流” 度“山”定做不破坏水系

      “岩溶地貌区要尽量保存石灰岩峰林,丘陵、缓坡区要多利用较为贫瘠的土地,河谷区要尽量利用河滩地,而高山峻岭区要多利用条件较好的山顶。”省政协委员陈吉书指出,滇东南地区多为岩溶地貌,滇中地区多为丘陵,滇西北地区多为高山峻岭,滇南多为狭长河谷,“上山”时要区别对待。

      “建设中除了‘因山’还必须‘顺流’,不能干扰和破坏水系。”陈吉书关注“用地上山”中的“水环境”。他建议,规划建设时应保持小流域的畅通,城市防洪、供水、排污和道路建设要统筹考量,既保证城市防洪的需要,也保证河流生态的需要。稍大一些的箐沟,尽量不做填平断流或覆盖处理,可采取建设滚水坝的形式,建设“长藤结瓜”式的小坝塘,增加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价值,同时为城镇提供就近就便的休闲环境。

      用地上山能否和建设森林城市协调发展?

      注意保护山上植被 将半坡以上建为生态园林

      “要注意保护山上的植被,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要将半坡以上建为生态园林,成为城市之‘肺’和天然氧吧,让城市逐步迈向森林城市。” 省环科院院长贺彬建议,滇东南岩溶地区侧重于利用峰林间的空地,河谷地区侧重于河堤绿化。滇西北侧重于保护附近的高山植被。

      他说,我省的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有多条地质断裂带纵贯全省,著名的小江大断裂带贯穿滇东北、滇中地区,大大小小的断裂带更是比比皆是。滇东南地区的地下还有岩溶,城镇、工业园区上山前,要做好地质和地下断裂的勘测,尤其要做好古滑坡体、古沉积体和岩溶的勘测,根据地质情况划定适宜区、半适宜区和非适宜区,明确规定非适宜区一律不得进行开发建设,一些重要建筑,不得建筑于半适宜区。规划前要摸清地下的情况,有效避免城市泥石流和滑坡、沉陷、坍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数 字

      曲靖坝子面积占全省二成

      1平方公里的坝子,大小与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差不多。最新数据显示,全省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坝子有1699个,其中,海拔小于2500米的坝子有1594个。

      在16个州市中,坝子个数最多的是文山州,最少的是怒江州。曲靖、昆明、红河、文山、楚雄、大理等6个州市的坝子面积为16893.47平方公里(2523.03万亩),占全省坝子面积的70.8%,其中曲靖市坝子面积为4803.90平方公里(720.58万亩),占全省坝子20.1%。

      声 音

      全国人大代表、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

      昆明走在全省前面

      在正式提出保护坝区耕地、建设山地城镇之前,昆明已按照此思路在做了。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一个是宜良县,工业基本不占坝区耕地,都上了石漠化程度较高、林山比较差的低丘缓坡,几个大项目都建在山上,向大山要产业用地。第二个是富民县,本身农田坝子就小,所以工业项目和城镇住宅建设都是上山的。

      全国人大代表、曲靖市委副书记、市长岳跃生

      不能盲目简单上山

      “我认为曲靖一定能够在全省做出亮点和规模。”岳跃生这份自信源于曲靖丘陵多、人口总量大、市场需求也大的优势。

      目前曲靖市正在对用地上山进行规划,岳跃生特别强调了不是说有山坡就要上,因为工业往山上走,就要对整个生态进行评估,一旦盲目、简单上山,可能今后治理生态破坏带来的滑坡等等灾害的代价更大。曲靖市对各县区有了明确要求,各级政府也都对省里的政策很支持。“要科学规划,评估论证,不能一刀切,要防止圈地。”

      (赵希 唐薇 王云)<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广东环保副厅长:PM2.5治理是持久战
    下一篇:世界环保领域最大进水泵房主体完成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