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致癌和环保低毒胶水,从颜色和气味上很难区分,除非消费者送去专业机构检测。
毒胶水调查
广州自去年以来,接连发生了38名工人胶水中毒事件,4名工人医治无效死亡,25名工人被确诊为职业病。据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刘移民介绍,这几年,从被确诊的职业病来看,有机溶剂(毒胶水)中毒已经占到总数的1/3.
毒胶水频频惹祸酿悲剧,这背后的成因是什么?谁在生产使用毒胶水?毒胶水流向了哪些行业?谁获取了暴利?毒胶水泛滥横行,监管是否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最近,南都记者暗访调查,以图呈现毒胶水危害群体和行业暴利。
市场的诱惑
小作坊都在用便宜的含毒胶水
广州城中村的小作坊多如牛毛,目前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这些小作坊抱团集中在某个区域,制鞋和皮具集中在荔湾桥中和白云石井、永平、花都狮岭等地。
在庞大的小作坊背后,对接的是广州一个个大的批发市场。像狮岭的皮具,不少都是产自镇内的小作坊。石井、永平和桥中制造的鞋子,很多流向了站西路、环市路、解放南的鞋城批发市场。工人技术好的小作坊,则从大工厂底下接业务,生产出的鞋子和皮包,直接出口到国外。
从某种程度上,小作坊拉动了地方经济,但其中的毒胶水隐患却未引起政府足够重视。
南都记者调查了桥中、石井、永平等多家制鞋和手袋皮具厂,几乎无一例外,这些小作坊在工人胶水中毒之前,都在使用价格低廉含毒的黄胶、粉胶和白胶。
另外,广州皮具和制鞋市场对胶水的需求量也很大。以狮岭为例,当地每年生产8亿个包,消费胶水总量在7万吨左右。这还不算石井、永平、桥中制鞋厂所耗费的胶水以及汽车、家居等行业所用的胶水。
正因如此,小作坊胶水厂也应运而生。行内专家打比方说,小作坊生产胶水就像是煮了一锅粥,只要你能拿到配方,买到配料就可以生产,毫无研发可言。
生产胶水并不是没有技术含量。不过,一些人通过熟人花钱到胶水厂找技术人员,买配方和配料,然后就自己随意加工。据多名出售胶水的档主称,除了小作坊,还有正规的胶水厂,也都在做毒胶水的生意。
参与制定胶黏剂国标的委员黄楚填说,在广州没有出现毒胶水之前,市场上九成胶水不符合国标,绝大多数厂商违规用二氯乙烷生产胶水。
高额的利润
环保胶与劣质胶差价一到二倍
在白云区石井环滘制鞋批发市场,买一桶制鞋用的黄胶只要85元。而买一桶中等低劣的胶水,价格就已高出一半。如买一桶具有相同功能的环保胶水,那就要200多元。
粉胶亦如此。在白云区永泰某工业区长期从事胶水采购的刘主管说,目前市面上8公斤装的普通粉胶,劣质的只要50到70元,而质量中等的要130块钱,环保型的200元以上。有不法厂商挖空心思,回收使用过的旧胶水桶,重新灌装勾兑劣质胶水售卖。
环保胶水与劣质胶水,两者差价一到二倍。黄楚填说,环保胶水是用无毒的6号抽提溶剂油生产,而劣质的胶水都是用二氯乙烷生产。市场上6号抽提溶剂油每吨在9000多元,二氯乙烷只要5000元。现在正规的环保胶水实难与劣质有毒的胶水相抗衡。
更诡异的一点是,上述两种物质,生产出来的胶水,从颜色、气味上难以相互辨别。除非消费者送去专业机构检测。
其实,胶水厂商的利益和小作坊老板的利益,从一开始就捆绑在了一起,制造使用毒胶水,只要不出事,两者都是赢家。
掹鞋工吴启林说,一桶8公斤重的黄胶,能掹100双鞋子,比用正规环保胶能省100多元。在荔湾桥中干了5年制鞋的陈师傅也说,使用劣质胶水,老板每月能省下三四千元。
不过,陈师傅也认为,现在工人工资和材料费都在往上涨,小作坊的生意已经不如以前好做了,有些小作坊使用劣质胶水,可能也是被逼无奈。
悲剧的工人
工人清一色都没有戴手套和口罩
城中村90%的小作坊,都没有办工商和税务登记,承租几间房就办起了一家小厂。小作坊鲜有人检查,每年只需向所在村交纳几百元的管理费。
南都记者调查走访了十几家鞋厂和手袋厂,发现工人清一色都没有戴手套和口罩,不少小作坊也狭窄拥挤,缺少通风设备,从远处走近,就能闻到一股刺鼻味。在环滘村的一家工厂,三名工人赤手在用胶水粘鞋,没有戴手套,也没有戴口罩。该厂一名女工说,白胶味道不臭,闻着已经习惯了,身体没有出现过不适。
受访的一名小作坊老板表示,他做鞋子这一行已经二十多年,知道低劣胶水对人不好,但没想到能致人中毒死亡。职业病专家表示,工人长期暴露在含有有毒挥发性有机溶剂的空气中,外加室内通风不好,极易中毒。
制鞋和皮具小作坊的打工者,大都来自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地。他们文化程度不高,除了现在所从事的行当外,缺少别的生活技能。有些人打工多年,长期从事着流水线上的工序,独自很难完成一双鞋。
在小作坊打工,工人都是拿计件工资,没有底薪,也没有购买社保医保。一旦出事,不少小作坊的老板,关门一走了之,工人别无保障。
据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刘移民介绍,这几年,从被确诊的职业病来看,有机溶剂(毒胶水)中毒已经占到1/3,每年呈递增趋势。
关张的工厂
现在风声紧,暂时不敢卖
据南都记者调查,广州毒胶水小作坊主要分布在花都、白云等地,投资成本低,生产条件简陋,一旦出现了问题,负责人就逃之夭夭。
一名不愿具名的手袋厂老板透露,他手袋厂使用的黄胶,是从代理商手里拿货的,厂地在花都狮岭芙蓉镇新庄村。
2月19日下午,南都记者找到这家名为广州荣X树脂化工厂。该工厂大门紧闭,一名工人见南都记者要买制鞋胶水,表示厂里并不生产。
后来,该工人见记者诚心要买胶水,又改口说厂里确实生产制鞋用的胶水,只因去年工人使用了胶水中毒,现在风声紧,暂时不敢卖(给陌生人)。这名男子还说,目前工厂正在申请质量检测报告,要等报告出来之后才能出货。
据另一名制鞋老板介绍,南都记者又在花都区炭步镇大涡工业区,找到了广州X力树脂有限公司。南都记者向该公司一名骆姓经理提出,想买一些普通的制鞋胶水。骆经理表示可以供货,价钱约为11.9元/公斤,如果用旧桶装可以便宜3块钱。
新桶和旧桶有何区别?一胶水生产商介绍说,旧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正规的生产企业不会使用旧桶盛装胶水,因为旧桶会有残留的有害物质,对产品质量会造成影响。
装在旧桶里的胶水,骆经理也拿不出检测报告。
“没有检测报告,生产出来的胶水100%都是不合格的,正规厂家都能提供与产品相符的检测报告。”业内专家说。
附近村民说,如想在工厂购买到劣质胶水,一定要有熟人介绍。
2月17日晚上8点,南都记者和两名制鞋工一起,暗访了石井环滘村制鞋原材料批发市场。在一家出售胶水和制鞋原料的档口,档主见记者要卖黄胶,显得十分警惕,表示店里已经不卖了。
在另一家档口,一名档主表示,环滘村有工人使用黄胶中毒,现在政府查得很紧,市场没有人敢卖黄胶,如真想要买黄胶,最好再过一个月,等风头过了,才有货。还有几家档主表示,现在黄胶拿不到货,厂家已经停止供应了。
稍后,制鞋工走到第五家制鞋档口,向认识他的档主提起要买黄胶制鞋。这名女档主毫不避讳,开口就说黄胶85元一桶,档口没货,想要的话就去仓库拿。
约10分钟后,一名工人提来8公斤装的黄胶,外面还罩着一个蛇皮袋。在黄胶桶壁上,没有贴任何说明,外表也看不到生产厂家的地址。而正规环保胶水,就标注有胶水说明和生产厂家。
当晚,南都记者暗访数十家制鞋材料档口,只有环滘制鞋批发市场的一家档口仍在出售黄胶。
国标成空文
利益驱使导致没有执行力
胶黏剂行业,有人形容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黄楚填作为胶黏剂国家标准的制定专家,看到频发的胶水中毒事件,心有遗憾。
黄楚填说,早在上个世纪,大量以苯生产的胶黏剂就危害了人们的健康。2001年,胶黏剂才有了国家标准,并限制苯的使用,此后就用1,2-二氯乙烷。但在实际使用中,超标含有1,2-二氯乙烷的胶黏剂,危害很大。
2008年,胶黏剂国标重新修订,规定了胶黏剂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值,其中每立方米1,2-二氯乙烷精密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五。现在出现了几十名工人使用含有二氯乙烷的胶水而中毒,应该都是超标。
那么,胶黏剂的国标是否要重新修订?黄楚填说,修订并非一时一日,中间申请还要走很多环节。他认为,现在最紧迫的就是相关部门要加强胶水抽检力度,政府追究责任到人,加大违法成本。
“没有执行力,国标就是一纸空文”。黄楚填认为,这些年生产胶水的企业,还不包括小作坊,很多没有严格执行胶黏剂国标,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利益驱使。
释疑
穿“毒鞋”不会中毒
在小作坊用劣质胶水生产加工出来的鞋子,买来穿在脚上会不会中毒?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刘移民表示,消费者不必担心1,2-二氯乙烷中毒。市场上用二氯乙烷胶水粘连黏合的鞋子和皮包,使用过程中暴露在空气当中,其有毒物质逐渐挥发,不会危害到使用者的健康。而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大量接触二氯乙烷胶黏剂,再加上冬季小作坊不通风,空间密闭,导致高浓度气体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引起急性中毒。
AⅡ03- 04版
统筹:南都记者 王志海
采写:南都记者 王志海 李能忠
实习生 甘昕鑫 孙维锋 甘廖月赏
摄影:南都记者 孙振飞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