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稀土专项整治行动后,主管部门针对有色行业环保问题再度“亮剑”,目标指向重金属污染“重灾区”——铅蓄电池行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7日透露,环保部近期将启动对铅蓄电池回收(再生铅)行业的专项环保核查行动。
环保部去年底发布的“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企业名单”显示,全国共计1962个该类企业。其中,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北、安徽等地该类企业均超过100个,江苏省以492个居首,浙江省以331个居次席。
贾明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协会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而7日下午,协会专门就再生铅环保检查的具体事宜进行了商讨。
相关主管部门的一位官员在电话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次专项整治活动,环保部希望通过和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合作,根据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等行业门槛,制定出符合环保要求的铅蓄电池生产和回收企业名单。
“未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将在信贷、出口、再融资等领域面临众多限制。随着环保门槛逐步提高,这些企业还有可能被关停。”上述人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环保部启动全国性环保核查之前,各地已陆续启动对铅蓄电池行业的环境专项执法检查。以涉铅企业布局最多的江苏省为例,2011年底,江苏省环保厅发布的数据显示,不久前共检查了全省451家涉铅生产企业,停产整改或关闭取缔275家,其中不少是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铅蓄电池小企业和再生铅冶炼小企业。
“近年来爆发的数次重大污染事件,让再生铅产业的环保顽疾像一个个毒瘤那样展现出来。”上述环保部门官员说,再生铅行业的环境事故、环节风险,大多出现在小企业对电动自行车的铅蓄电池进行回收、拆解、维修、加工、再利用等环节。
有色工业协会一位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再生铅的主要原料是废旧蓄电池。由于铅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铅行业对于环保的各项要求极高,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在发达国家,再生铅行业的集中度通常较高,往往只有几家从事再生铅的企业。
上述人士说,反观国内市场,因为产业发展初期缺乏有效管理,很多规模小、管理粗放的民营小作坊式企业纷纷涌入,回收体系不健全,无序竞争等因素造成再生铅企业回收成本较高,因此,在环保方面“做手脚”已经成为业内生存潜规则。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敬忠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再生铅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预计过半企业将在此次环保核查中不达标。再生铅处理设备要求全密闭,但国内除少数大企业上马进口设备外,其他企业几乎都是土法生产,不能满足环保要求。铅烟、铅尘、铅渣易造成空气、水、土壤等多重污染,影响范围比(整顿前的)铅酸电池还要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