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安全杂志》12月号文章,原题:对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推动中国海军现代化 随着经济增长,中国与全球市场的互相依赖也在加深。因此,只有在贸易、资源和能源供应增加及稳定的基础上,中国的长远发展目标才可能实现。能源供应已成中国当务之急。目前,中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迅速增加,如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可能制约经济增长。
2011年美国国防部的年度报告称,北京的地区能源战略着眼于降低中国对海上运输线、特别是南海及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的严重依赖。目前中国能力有限,无法控制途经印度洋和上述海峡的物流。作为应对之策,中国与这些海域沿岸国家大力发展双边关系,在这些国家修建基础设施为本国船队提供支持。此外,中国与能源丰富的中亚签订多项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协议。不过,新修的陆上油气管道作用有限,今后中国仍将从海路大量输入能源。
就能源安全而言,信任和获取资源渠道似乎同等重要。中国不会放心让美国海军巡逻和维护公海治安。因此,中国会倾向于自己保护和掌控海上运输线。航母将被用于海上防御和区外任务,特别是在印度洋。
能源安全与中国向北拓展野心之间的关系鲜有人注意。表面看来,中国挺进太平洋主要是在亚太地区抗衡美国的战略举动。由于气候变化对北极冰层的影响,那里将出现新航线。中国日益积极参与有关北冰洋的国际事务,试图影响这个新环境的政治和法律框架。另据估计,世界上25%的未勘探油气资源可能在北冰洋。所以,争夺全球资源恐怕导致北极地区的军事化。如果美加两国就输油管道的谈判破裂,中国就有机会介入。一旦石油运到北美西部沿岸,再运往中国就容易了。中国的海军现代化将有助于保护这些地区和供应线。
总之,中国正逐渐从大陆国家转变为海洋国家,重心逐渐转向海军现代化,以保障多样化的资源供应。中国选择通过海上运输线输送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但目前它对海上运输线缺少控制。中国对美国的不信任也为前者推动海军现代化和提升军力提供合理的理由。▲(作者亨利·菲利彭,汪析译)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