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美出发点不同,但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方向上是一致的。”9月22日,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正式开幕,带领同济大学代表队参赛的谭洪卫教授在赛场上对本报记者说。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由美国能源部发起,2002年在美国华盛顿首次举办,迄今已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成功举办了5届。来自世界20多所大学的代表队参加了本届比赛,上海同济大学队代表中国参赛。
该赛事是将太阳能应用、节能减排与建筑设计紧密结合的国际性大学生实验竞赛,通过综合10个标准的单项比赛评比最终确定总体排名,被誉为“太阳能界的奥运会”。本次竞赛最终结果将在10月1日揭晓,截至记者发稿时,同济大学代表队的综合排名为第二。
谭洪卫教授说,此次同济大学代表队参赛有三个理念:促进大学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市场接轨,实现成果转化;改变过去单学科作战的传统,实现多学科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他透露,同济大学代表队为这场赛事已经准备两年。
在“绿色经济”、“绿色生活”成为当今世界主流的同时,各国新能源产业却面临成本太高而难以普及的局面。美国最大的单晶硅(太阳能设备的核心材料)生产商道康宁公司公共事务主任杰罗德对本报记者说,包括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在美国大规模普及仍有不小的困难,因为美国化石能源价格低廉,而太阳能发电成本总体还是比较高。道康宁公司也是此次赛事的最大赞助商。
杰罗德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关键:首先是政府政策支持,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就力推“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美国各州也有鼓励新能源的应用政策,比如税收优惠、绿色电价等;其次,就是技术提升,降低成本。他说,随着这个行业的迅速增长和成熟,目前太阳能成本正在下降,预计在2015年左右,全世界三分之二太阳能生产成本将基本与化石能源持平。
针对有些美国国会议员对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批评,谭洪卫说,新能源生产成本高于化石能源,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和支持,很难与市场接轨。事实上,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新能源发展背后都有政府的大力补贴和支持。杰罗德说,对于国际盛行的新能源产业补贴的做法,美国必须理解和适应。其实美国对许多类型的能源生产都进行了补贴,只不过由于利益集团的影响,对各个产业的补贴并不平衡。他透露,道康宁公司在50亿美元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中,享受了1.5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政策。
谭洪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美在新能源发展的出发点上有所不能,但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他说,中国目前已经很迫切地感受到了能源紧缺的威胁,如果不推广新能源,未来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很大掣肘;而美国则不同,美国能源储备丰富,化石能源价格低廉,美国人在能源方面并没有太强的危机感。但美国从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抢占国际标准制定的制高点、掌握产业主导权等“政治考虑”出发,力推新能源战略。
杰罗德说,中国无论在新能源使用市场还是在生产能力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未来美国也将成为第二大市场。他认为,中美之间在新能源的合作上存在广阔的空间,比如现在中国是最大的太阳能设备生产国,但使用的单晶硅却大部分进口自美国,“这就和汽车生产一样,不同的部件可能来自世界许多国家”。
据悉,下一届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将于2013年在中国山西举行,赛事由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能源部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承办。这将是“太阳能界的奥运会”首次进入中国。
本报华盛顿9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