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5.2%,这是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连年打破历史纪录后,首次超过美国。作为“工业的血液”,原油的意义不言而喻,特别在转型期的大背景之下,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无疑是对未来发展过程中能源战略的贯彻再次提了一个醒:能源安全不可大意!
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连创新高
工信部是在“2011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披露上述数据的。报告称,今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1至5月,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产量加上净进口量)达1.98亿吨,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至3月小幅回落1.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其中,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91亿吨,增长8.5%,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越美国(53.5%)。工信部方面表示,目前我国石油消费增速超过了GDP增速,能源消费增速过快,给能源生产和节能减排都带来巨大压力。
所谓原油对外依存度即我国所消耗原油对外依赖的程度,它牵扯到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增长是和原油价格的上涨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互相刺激,使得我国进口原油成本大增。前5个月,国内进口原油1.07亿吨,同比增长11.3%,月均进口量2130.2万吨;进口金额788.99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占进口贸易总额的45.1%;进口均价为740.8美元/吨,同比上涨30.8%。
工信部昨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上半年我国石化和有色金属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钢铁行业则持续低效运行。截至6月末,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主营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6518家,总产值5.3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4.4%,占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44%。
专家解读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消费的增长,但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增速太快,每年都有3个百分点左右,加上原油价格持续高位,使得我国面临的压力倍增。林伯强认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之所以超过美国,其中有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近年连年减少的因素,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减少的核心原因是页岩气的开采改变了美国能源结构,原来美国的石油发电被天然气发电大量替代。
谈及中国的改变途径,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已在全盘考虑能源消耗问题,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在原油领域,我国要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构建石油储备,使进口渠道多元化,从而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京华时报,记者 祝剑禾 张艳)
产业结构调整是节能减排之本
原油消耗的连创新高是我们当前经济运行中能源利用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而究其本质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当是治本之道。那么,产业结构该如何调?阻力有哪些?又该如何破除呢?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经济发展大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过去百年发展历程中遭遇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在中国20多年里集中暴发。
以2006年为例,我国GDP总量达到20.94万亿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但为此消耗的能源达24.6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
源消耗量的15;钢材消费3.88亿吨,约占世界钢材消耗量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
与此同时,与国际先进水平比,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吨钢的可比能耗要高出15,火电供电能耗要高出20,水泥的综合能耗要高出23.6。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认为,虽然这中间有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历史阶段性因素,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高耗能、高消耗资源性产品转移到中国,相应加大了我们的资源消耗总量的原因,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资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突出表明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性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而产业结构不合理则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的重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体现在生产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等方面:
一是生产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表现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企业生产的高消耗、高成本。
二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我国各类产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分散程度较高,集中度较低。
三是产业技术结构不够合理。
四是高技术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相对落后。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39.5,不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值64,也明显落后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值55。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但时至今日,全国各地在经济增长的“量”的扩张方面总是快速增长,而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质”的提高方面,没有大的改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缺乏强有力“抓手”。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告诉记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偏大,这样经济增长就过于依赖消耗能源和资源。因此,如果不尽快调整产业结构,不把过高的资源消耗降下来,中国经济虽然一个时期可以保持较快增长,但走不好,也走不远。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夏鸿辉说:“把单位GDP能耗未完成首年目标与经济增长速度连续4年达到10以上放到一起比较,很有警示意义。这说明我们以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说明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还会面临很大挑战。”
在第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的官员和专家普遍认为,节能环保工作已刻不容缓,如果我们还不能从战略高度认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将积重难返,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持续,国家安全也难以保证。而以节能减排力争达标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倍加重视的头等战略任务。
中央政策落实打折,市场传导机制受阻
可以说,在中央政府层面,节能减排工作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发改委三番五次申明单位GDP能耗指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各地也陆续调低GDP指标,调高降耗指标。在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为了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国家环保总局甚至出台了带有连坐性质的“区域限批”政策。但是,现实效果却不容乐观。
以2006年的产业政策为例,国家发改委集中出台了钢铁、电解铝、水泥、焦炭等10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重点对行业准入、财税待遇、能源成本方面进行干预,引导相应行业升级。但此后国家发改委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开工项目进行严格检查后发现,新开工项目中违规项目比例相当高,焦炭项目为50,煤炭项目为42,铁合金项目为39,水泥项目为35,电力和钢铁项目均为26,纺织项目为22。
深究其原因,邯郸市环保局副局长王君清的看法很有代表性:现在不少地方领导发展经济饥不择食,甚至不惜上马一些能源消耗多、污染大的企业。地方政绩还是通过GDP来体现,越往基层走,地方领导的环保观念越差。在环保检查中,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非常严重,一些中小企业根本不管不顾,不经过审批就上项目,很难监管。地方政府漠视环保法,抱着“孩子已经生出来,反正你不能掐死它”的想法。最后环保部门迁就地方政府,向企业妥协。当前的问题是,越是宏观的东西,基层政府越不关心。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节能减排上下更大力气,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本身具有调节的功能。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源、能源、劳动力等价格上涨的压力,大多数挡在了政府层面,没有及时向社会传递,实际上起到了屏蔽的作用。许多地方政府以及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还在我行我素,GDP在增长,效益在增长。
这样一来,日子好好的凭什么要搞节能减排。市场传递的扭曲信号,导致出现扭曲效果。比如成品油价格倒挂,生产企业亏损,而消费量还在增长,造成能源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在搞节能减排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的作用以外,还要有经济驱动力。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还是采取浪费资源的方式,是受利益驱动的。
陈清泰认为,仅仅用行政的手段把节能减排的目标分配到地方本身不科学,因为各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环境容量不同,用同一指标衡量不科学。考核的方式单一,结果会出假数字,容易出现各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而全国没有完成的情况。总的来说,应该通过明确的价格信号、严格的法律监管使更多的企业感到高耗能、高污染的日子过不下去,无利可图,这样节能减排的目标才能顺利完成。
更新发展观念,加快疗治“结构病”
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陈清泰表示,2006年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背后的原因在制定指标之初就可以预见。换句话说,在这一年中,并没有发生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节能减排目标没有达到。政府提出的量的方面的指导性指标几乎全面超额完成,比如增长速度、投资额、进出口总额等,而约束性指标没有完成,这就给政府一个需要强烈关注的信号: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有强大的动力,但是增长机制存在缺陷。“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10余年,但目前只能说有进步,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可以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在我国三大产业中,工业增长过快。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工业增长过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中国的资源能源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当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加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专家们普遍认同这一观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集中度不高。要提高行业水平,具备国际竞争力,使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就必须要有技术优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
另外,马凯曾在第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也特别强调,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要摒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环境资源的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而不顾忌后代人的旧的发展观,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记者 秦交锋 孙爱东)
中国能源战略:“走出去”拓油源
“以中国国内的油气储备而言,国内油气供应光靠自己不行,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参与跨国能源合作,这一能源策略只能更坚定。”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说,中国跨国能源合作起步晚,技术力量相对西方发达石油企业而言更薄弱,往往在一些发达国家退出后我们才进入,风险相对更大。利比亚动荡提醒中国企业,在投资海外市场时应当尽量分散,不要将投资过于集中在同一个地区。
据预测,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将达到76%。油气供需巨大缺口问题成为对未来世界油气平衡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能源竞合体系之中。
中石油财务总监周春明在出席2011中石油业绩说明会时称,中石油对于地区动荡的危机应对方案也正在形成中。“目前,国家主管部门已经组织好几次专题研究,公司应对危机的战略方针大体上是,在国内加强勘探,同时加强新的渠道合作谈判,比如与俄罗斯等新兴产油国的谈判。”
事实上,近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石油企业频频进行跨国合作和国外并购,在与非洲、中东进行油气合作的同时,还不断并购发达国家的中小型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与美国、英国等著名石油企业联合开发,与俄罗斯、中亚、缅甸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在2010年前10个月,中国油气企业海外收购油气资源高达246亿美元,比两年前增加近5倍。
去年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开工,标志着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将一一打通。
在东北部,中俄原油管道穿越中国边境,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管道全长103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
在西北部,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在新疆霍尔果斯入境,与西气东输二线相连,设计年输气能力为300亿立方米。单线2009年底建成投产,双线2011年底建成投产。
在西南陆上,按照规划,中缅油气管道起点在缅甸西海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原油管道设计能力为2200万吨/年。
“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开发也要提上重要日程,包括南海等海洋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宝库。”刘毅军说,当然也要继续建设原油战略储备体系。据透露,我国目前原油储备能力已达35天。(南方日报,记者 苏稻香)
能源战略及政策调整新方向
目前,在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同时,能耗与碳排放刚性上升压力不断加剧。如何解决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是“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稳健协调发展的关键。调整能源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如加大减排力度、优化能源结构、优先发展新能源等,是重要的努力方向。
针对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刚性特征以及能源稀缺(能源价格走高)和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日益凸显,中国需要通过调整能源战略和优化政策选择,实现现阶段经济发展可以接受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成本目标。
调整能源战略
战略调整之一:改变以前简单地从能源供给侧考虑满足能源需求,将节能(能源需求侧管理)作为满足能源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往的能源战略,一般先确定某期间的能源需求,而后根据能源资源生产储备状况确定能源投资和供给。当然,以往战略也涉及节能减排,但是节能不是约束条件。
因此,在战略调整下,中国能源需求基本公式应该是:能源需求量=节能量+能源供给量。在能源需求量既定和资金量有限时,要保证多少能源供给和多少节能,取决于投入,也就是说,资金既可以投向能源生产(进口),也可以投向节能。有多种政策组合可供选择。
如果将更多资金投入节能,节能量就提高,但是能源生产投入相应减少。政府可以通过选择能源供给投入和节能投入,使满足能源需求的成本最小化,因此,政府投入和公共政策如何引导资金流向,对能源投入的选择至关重要。
战略调整之二:改变仅受资源约束的能源供需增长和能源结构战略规划,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满足能源需求的约束,即对能源需求公式中的能源供给量加上二氧化碳排放约束。以往的能源战略中,减排目标主要针对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物等,没有明确包括二氧化碳;而真正能够影响能源结构的是二氧化碳排放。特定的二氧化碳约束量会有相对应的能源结构。
一般说来,二氧化碳排放约束越紧,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越低,油气保持越稳定,而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比例则不断上升。不同的碳排放量对应的能源结构,其能源成本会有所不同,对经济增长、就业等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需要对不同的能源结构及其对应的能源成本进行分析,从经济社会角度考虑是否可以接受该能源结构。
政府可以将节能和排放约束下可以接受的能源结构作为能源规划的基础,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支持能源结构的实现。可以预见,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约束收紧(排放量下降),对应的能源结构发生相应变化,GDP、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开始时,这对GDP和就业的冲击可能不大,但随着排放约束进一步收紧,这对GDP和就业等宏观变量的影响将加大,在排放约束达到某一临界点时,相对应的经济成本就可能是无法接受的。
战略调整之三:改变仅从能源供给侧考虑能源安全。中国目前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而且还将不断上升。应该改变以往仅从石油战略储备考虑能源安全,将能源多元化和清洁能源发展作为能源安全的一个部分。这主要是进行石油替代,降低对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的影响,保障能源价格稳定下充足的能源供给。
今后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和能源使用的安全性与整体能源价格成正比,而不仅仅是石油进口依存度。石油价格上涨带动煤炭价格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通货膨胀指数,使政府宏观调控面临严峻挑战。能源价格大幅度波动,除了影响整体经济发展,还影响能源行业健康发展。因此,中国广义的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石油储备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源价格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近期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对整体经济运行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战略调整之四:各能源行业的战略规划必须站到整体能源的高度,改变以往各行业单独进行战略规划。各类能源之间有替代性。随着能源日益稀缺和能源价格走高,各能源之间的替代性会越来越强。在能源价格比较低的时候,能源之间也会有替代,但替代成本比较大,替代动力不强,替代需要的投资大,因而替代可能是不经济的。
随着能源价格上涨,替代动力和替代条件会日益充分。能源价格越高,替代投资就相对越小,替代可能性就越大。一旦能源价格走到一定高度,很多能源替代都将成为可能。日益增强的替代性使各种能源产品的价格具有联动性,举例说,石油价格上行会带动煤炭价格上涨,尽管可能会有一段滞后期。
这种价格联动关系既与能源替代相关,也受心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能源替代性和价格联动性使各种能源之间具有约束的相关性,各种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也互相约束。所以,能源各行业规划只有站在能源整体的高度,才切合实际。
优化能源政策
需要基于以下几点优化能源发展政策。
第一,依据实际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正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煤炭的资源和价格优势,决定了目前中国重工业化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从现在到2020年,是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不能中断。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旦完成经济阶段转换,上述阶段性相关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所以,中国的政策不能脱离阶段性经济发展规律。这不是说中国不需要尽力节能减排,而是说,不要轻谈经济结构调整和确立不切实际的节能减排目标。至少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重工业化仍将延续,二氧化碳排放也将持续增加,我们可以将此进程作为节能减排的机会。同时,城市化进程也是生活方式选择的过程,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城市战略与规划可以选择更为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二,正确把握能源需求这一有效能源战略规划的起点。能源需求预测和规划应当符合中国阶段性经济增长的规律,能源投资规划应避免短期化,以避免短缺对经济的影响,减小匆忙应对短缺对经济、环境和能源结构的影响。需要对中国能源安全作更为广义的界定,中国能源安全必须兼顾石油战略储备和低碳的能源多元化。而且,在新的能源和环境形势下,行业能源战略规划拘泥于本行业的角度存在明显的不足。
第三,重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成本问题。低碳发展的成本,微观地说是增加消费者的能源成本,宏观地说则是对GDP增长的负面影响。要使全球减排有意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必须参与,发展中国家尽量控制增量,发达国家减少排放总量,这就是中国的碳强度目标与发达国家减少碳排放的承诺目标的一致性和区别。
这其实也反映了共同减排、不同责任的基本原则。温室气体是一个超越国界的问题,但解决问题必须考虑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合作致力于该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在合理公平、合乎实际的国际气候框架下统筹减排,兼顾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成本问题,才有望使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四,兼顾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目标。中国经济发展受到两方面的约束,一方面是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长和能源资源有限性的约束,另一方面是环境容量的约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节能来减排,同时需要通过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排,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重点应当是在经济发展中减少能耗,而不是耗能之后再去解决减排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文 林伯强)
扩展阅读
美国《未来能源安全蓝图》概要
3月30日,美国政府发布《未来能源安全蓝图》。这份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未来的国家能源政策,提出了确保美国未来能源供应和安全的三大战略,将对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行业以及各国能源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份报告提出,美国未来的三大能源战略是:
第一、油气开发回归美国本土,确保美国能源供应安全。一方面扩大本土油气资源开发,增加传统能源供应;另一方面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全球合作,引领世界开拓新兴能源供应。
第二、推广节能减排,削减美国能源消费。节能减排产品主要分为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和高效节能的住宅和建筑两大类,政府已出台并将相继推出新的政策措施以引导消费者主动使用节能减排产品。
第三、激发创新精神,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实施能源人才振兴计划,在清洁能源领域重返“创新”引领者的地位;激励民间资本投资,使民众在“能源独立”和“清洁能源”计划中受惠得益;最后奥巴马强调政府要发挥示范效应,率先使用清洁能源。
这份报告还详细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为了克服某些挑战所做的努力和已经启动的项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扩大美国本土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是美国最重要的能源战略之一。2008年,美国进口石油1100万桶/天,奥巴马定下雄伟日程,到2025年减少三分之一的石油进口。报告提出,要实施安全改革、加强安全监管、注重安全开采。为加速美国本土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与生产,内务部已经针对海上租赁计划制定激励措施,包括缩短租期以鼓励尽早开发,对开采较好的公司予以租赁延期奖励、租金及特许权使用费方面的优惠。
发展清洁能源是美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按照奥巴马的说法,美国只拥有世界上2%的石油储藏,而美国消费了世界25%的石油。即使开采完美国拥有的每一滴石油,美国也将面临能源短缺问题。因此,保证美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唯一办法是永久性地减少我们对石油的依赖,寻找方法提高能源效率,少用石油;发现和生产更清洁和低排放的可再生能源。
报告提出要引领世界发展清洁能源,在未来25年里将清洁电力的比例加倍。具体包括在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清洁能源,通过“1603”条款扩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取消化石燃料补贴来支持清洁能源,投资ARPA-E项目突破清洁能源技术瓶颈,发展智能电网技术,致力于国际生物能源发展,研发“便携式生物燃料”,激发大西洋离岸风力开发潜力,促进电动汽车及汽车电池的研发,以及加大轨道交通建设。报告还提出要建立新的国际核能框架,以“核燃料租借”的方式使所有国家既能从核能受益,也能防止核技术和核燃料的扩散。
报告提倡要引导消费者主动节能减排,未来拟出台配套措施以支持这一行动。在汽车方面,设置新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在车辆使用年限内将节省18亿桶石油。在高级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预测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在2009-2013年将下降一半。
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费的70%,“改进建筑能效”项目致力于在未来10年将建筑能效提高20%。发展“电动汽车友好型”社区,推广商业建筑和产品的“能源之星”计划,鼓励居民参与“HOME STAR”项目,享受折扣返还优惠活动,包括1000-1500美元的银星折让优惠,3000美元金星折让优惠等活动,降低购买节能设备的花费。
报告提出联邦政府要发挥示范效应,率先使用清洁能源。为了达到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联邦政府将会减少自身活动中的排放量,相当于少用101亿桶石油,从而节约高达110亿美元的能源开支。联邦车队中将加倍混合动力汽车的数量,在2015年实现100%的替代燃料车队配置。建设节省运营成本的高性能建筑,预计到2020年全新的联邦大楼将实现能源完全自给。
“历任总统和形形色色的政客曾承诺实现能源独立,但至今尚未实现”,奥巴马在乔治敦大学发表演讲时说。此次新政他重提美国实现“能源独立”的计划,并为此设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但是,我们认为,推行能源独立以确保美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做法不切实际,也是不可能做到的。美国自尼克松时期就试图实现能源独立,以后的多届政府也曾致力于解决能源供应安全问题,但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式的能源独立。
我们认为,美国不可能摆脱石油依赖,但却可以进一步降低对中东的石油依赖。当前,石油对美国的重要性依然是无可替代,但是美国不断调整着石油进口国的对象,逐渐降低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石油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和拉美地区。中东在美国大棋局中的地位下降将导致一系列后果,中国、印度这些高度依赖中东石油的国家以及中东国家本身将受到影响。
未来美国的能源政策将重点向清洁能源领域倾斜,并且从生产方和消费方同步启动多种项目,引导能源供应商和消费者主动生产和使用节能减排的产品和材料。依照《未来能源安全蓝图》所勾勒的能源前景发展下去,美国不仅可以摆脱自身对石油的依赖,还能引领世界发展清洁能源。不过,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清洁能源目前只能是辅助能源,而不可能成为替代能源。美国要实现宏伟的清洁能源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全文略。编译 彭薇,审校 管清友)
(本文综合半月谈、京华时报、南方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及中国经济网等媒体稿件)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