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产业互动发展的青白江模式
伴着夏日微风骑行在凤凰大道上,满眼是金色的向日葵和轻舞的棕榈树,湿润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成都市青白江区今年种植的近两百万株向日葵,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处生态景观。
很难想象,眼前的这座生态新城竟是省内响当当的重工业基地。青白江用实践证明: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
自2006年以来,青白江区委、区政府把“生态立区”战略摆在发展首位,致力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逐步探索出“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为推手,使老工业区迈向生态化”的“青白江模式”。
在连续跻身全省 “十强县”的同时,四川首批省级环保模范区、省级生态区、省级绿化模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也接踵而至,今年5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区技术评估。如今在青白江,“生态携产业齐飞,环保与建设并重,新城共山水一色,文明伴和谐同行”的城乡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青白江区的成功实践和创新经验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6月29日,四川省政协“生态产业发展”专题协商会特别选在青白江区召开,以期通过经验交流、专家研讨,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
夯实本底 做好生态建设“加减法”
主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8.01%,全区森林覆盖率37.07%,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58平方米——数据背后,是青白江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经济、实用、自然”是青白江的坚持。“推进生态建设,决不是单纯追求大耗钱财的高品质绿化。注重功能优先,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才是正确的生态建设方向。”青白江区区长潘祖龙说。
投资30多亿元,青白江区实施了“绿肾”、“绿肺”、“绿屏”、“绿廊”、“绿墙”等工程,建设完成长达10公里的西南地区最大城市绿廊;结合北部新城建设与城市水系环境治理,建设水面达2000亩的生态湿地,未来三年还将投入15亿元,建成10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湿地和6.5平方公里新城,形成和谐相融的田园城市新形态;强力推进龙泉山脉(青白江段)植被恢复工程,栽植桂花、杨梅、凯特杏等优质树种2.7万亩,在成都北部构筑了一道天然生态屏障。
在做好“加法”的同时,青白江区还同时做好降低污染的 “减法”——坚持“企业、城市、农村”联动,狠抓企业节能减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迅速转变从源头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了环境质量大提升。
据统计,近5年来该区先后主动放弃总投资达数十亿元的高污染项目20多个,从源头上杜绝了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户,同时采取关、停、并、转、联等办法,关闭了319家造成严重污染的印染厂、小纸厂。
通过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青白江的城镇、乡村面貌一新。如今在青白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实现全覆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也初步覆盖全区。截至目前,青白江区共有4个乡镇(街道)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命名,5个乡镇通过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创建省级生态村3个,省级人居活动生态小区6个。
瞄准高端 建设“千亿生态产业城”
6月15日,青白江区举行了今年第3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26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该区,涉及总投资346亿元。笔者注意到,签约项目中不仅绝大部分是投资上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而且不少涉及新材料基础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商用车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青白江的目标,是建设成都北部“千亿生态产业城”。青白江的路径,则是大力实施高端发展战略,调结构、提质量、促创新三措并举,直奔“微笑曲线”两端。
青白江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商用车制造、新型住宅研发生产、精品钢材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总投资156.8亿元的高新技术项目建设33个,重点打造总投资50亿元、年产1万吨的中国建材碳纤维生产基地,总投资30亿元、年产60万吨玻璃纤维的巨石玻纤基地,总投资30亿元、年产40万辆商用车的中国重汽成都王牌商用车制造基地,总投资10亿元的天马、天保风电、水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以及以总投资3.38亿元的北新集团轻钢抗震节能房屋项目为核心的新型住宅研发生产基地,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数据显示,2010年,全区工业集中度达90%,科技环保型企业的比例达8.43%。
以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建设为抓手,青白江重点引进15家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国际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等高附加值物流项目,基本形成“国际一流、国内领航”的区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凤凰湖等生态项目为引擎,青白江加快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毗河国际田园生态商务休闲带项目等高端旅游项目,城市综合服务品质快速提升。成功举办两届樱花旅游文化节、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成都·青白江站)等,共计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拉动社会消费超过10亿元。
青白江还通过激活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有机养殖。目前,总投资32.77亿元的16个项目已顺利达产,总投资28.8亿元的29个新建项目正加快建设,总投资41.6亿元的36个项目签约落户。
多方参与“三位一体”建设机制破解瓶颈
“在环境与生态危机面前,单靠政府单边调控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一年前省政协举办的绿色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曾发出这样的论断。
近年来,牛文元多次前来青白江实地调研考察。吸引他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工业区的生态理念之变,更是因为其探索出了一条“党政、市场、群众”携手,通过激励政策使企业作为生态建设主体,创新各类载体让民众直接参与的 “三位一体”建设机制,有效破解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瓶颈难题。
——积极创新整体推进机制,从体系上保障形成合力。成立以区委书记任总指挥长,相关区级领导及攀成钢钒、川化等重点企业负责人任副指挥长的生态区两级联创指挥部,编制《生态区建设规划》等10余项规划,启动开展“绿肺行动计划”,构筑党政、企业、社会三方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建设格局。
——创新运作投入机制,解决资金难题。向上,争取省、市专项资金2374万元,实施大气和水环境治理、生态绿化建设等工程;向外,争取企业投入资金,实施废水废气综合治理等大型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项目;向下,吸引社会资金,开发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等生态项目;向内,探索“绿色银行”模式,适度密植、储备绿化苗木,在新增绿化项目中不断移植储备树木,利用时间差,大量节约栽植苗木成本,并将苗木资本注入国有投资公司进行招商融资和抵押贷款,滚动推进城市生态建设。
——创新全民参与机制,构筑生态城建设的长远基础。青白江区广泛开展环保警示教育、全民环保大讨论、专项环保公益、绿色生态消费四大行动,引导群众争当绿色家园呵护者、低碳理念传播者、生态发展践行者,形成人人出力、户户参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未来图景 构筑生态文明“三大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省委总体取向和市委总体战略为指引,立足‘产城一体’、深化‘三化联动’,以构筑生态文明‘三大体系’为目标,坚决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奋力推动‘生态优美、创业宜居、品质生活、运动健康、平安和谐’的成都北部成德绵区域性中心城市美好愿景在青白江成为活色生香的现实。”青白江区区委书记孙建成表示。
美好的蓝图已经勾画,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
构筑生态产业体系,进一步筑牢生态城市产业支撑的号角已经吹响。青白江区正在力促产业“绿色化”,探索城市“智能化”,推动园区“生态化”,特别是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冶金、建材、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全力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着力提升服务业经济比重,积极推进整个经济系统的绿色化进程,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逐步脱钩,并创新规划建设智能经济产业试点区域,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构建生态保障体系,进一步夯实生态城市绿色本底的理念持续提升。突破“乡土植物不是城市点缀”的保守观念,给乡土植物以应有之位,将曾经不宜农耕或建房的荒滩、乱石山或低洼湿地,作为农业景观中难得的异质地带,增强综合生态服务功能。打破“农田不是城市用地”的传统概念,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让城市机体延伸农田之中,农田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调。改变“生态交通就是道路绿化”的定式思维,建立完善生态交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逐步构建与生态产业系统、生态湿地系统有机统一的城市综合生态保障体系。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进一步丰富生态城市人文内涵的旗帜更加高扬。从更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营造社会性的生态文明氛围,构建区域性的生态文化网络。挖掘历史性的生态文化内涵,以文化软实力彰显深厚的生态文化魅力,塑造定位准确、独具特色的“生态青白江”城市文化品牌。
本栏图片由青白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