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低碳和环保主义横扫全球,你却还置身事外,那么恭喜你,你严重“OUT”了。但当我们想为环保事业添砖加瓦,却被环保产品高昂的价格所桎梏时;你可曾想到,自行车鞍和废弃金属,布碎和坏椅子,随手捡来的树枝,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废料,却能成为最时尚的家居用品。
近日,一批低碳设计的家居用品亮相广州大剧院艺术购物谷C展区。那些废物利用、旧物改造后得来的宝贝,不仅让人感叹创作者的奇思妙想,也在试图引导我们——— 低碳环保应该是人人都消费得起的时尚。
■城市探秘
沿着珠江新城临江大道,远远地看过去,一片平缓的山丘上放置着大小不同的两块“砾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广州大剧院了。就在这两块“会唱歌的大石头”中间,居然还藏了个艺术购物休闲地。
艺术购物·谷,Good UniqueMall,简称GUMall,位于广州大剧院内部,因其建筑造型的独特性,与峡谷相似,故称之为“谷”。虽然目前购物谷很多项目还在招商过程中,但是GU·艺术季的活动已经一波接着一波来了。4月16日,G U·艺术季之“广美师生环保展‘感碳号’”也在购物谷的C区展厅开幕。
■揭开面纱
低碳需要集体意识和交换意识才能完成
有些展览,转个身,你几乎可以看见任何一件展品;而这场环保展,总有一种走进迷宫的感觉。那些彩色布条,交织缠绕,像张开的巨大蜘蛛网将空间划分出不同层次,在你踏进展厅的第一时间营造了一种空间的朦胧感和层次感,只能按照设计师为你“安排”的路线来参观了,一点也急不来。
我们可以看到用废弃金属、滑轮、自行车鞍和篮子做成的“移动木马”。当越来越多废弃的自行车成了街头的“垃圾”,废弃自行车处理问题备受关注时,作者却用这些废旧物做成了富有童趣的减压家具。坐位是自行车的鞍:椅子脚增加可旋转移动的滑轮,增强乐趣感和自行车的相似度;尾部用自行车篮子制作的收纳篮,方便摆放阅读的报纸杂志和小朋友的玩具;车尾架模仿了情侣坐位的感觉。而且,椅子定制了大小不同的规格,可以一家大小使用。
不少前来参观的市民表示,像亚克力材料、剩玻璃等都不是日常生活中随便能弄到的,而且有些低碳家居用品造价也不便宜。本次展览指导之一陈老师说,低碳应当是一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是需要集体意识和交换意识去完成的环保举措。
“这些作品的原材料有些是工地、工厂提供的废料,有些作品也是学生和朋友、家长共同制作的,还有些是求助了技术工人的参与。它已经不是你个人的东西,而是一种团体或者社会的事情。如果我们都能有这样一个概念和意识,说不定下次我们就可以各自带着家里的废弃物,一起来完成同一件创意作品。”
■设计师说
陈鸿雁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老师 本次展览指导之一
低碳 不局限在旧物DIY
低碳家居用品设计研究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废弃物的再利用与设计。比如将碎布编织成一条条绳子,捆绑在废弃轮胎上,让它变成一张柔软的坐垫。再比如利用损坏的塑料篮子和不锈钢支架组装成一张椅子,使它既有椅子的功能,又同时兼具储物的作用。
这不禁让人觉得,低碳设计就是创意D IY。陈鸿雁老师一再强调说,低碳设计确实和D IY有关,比如你可以利用废弃的报纸墙纸做成装饰性的花瓶,同样具有装饰作用,还减少碳的排放。如果是买一个陶瓷花瓶,陶瓷花瓶的生产过程不止需要泥土,高温烧制还会排放很多碳。创意D IY确实是低碳设计的一方面,但如果为了进行D IY制作,再去购买一些D IY的材料,这当然称不上是低碳设计。
■记者手记
环保不是拉闸限电就能解决的
据说流行就是一群设计师聚在一起,然后决定说,“不然今年就流行这个吧!”于是豹纹、雪纺、80年代牛仔喇叭裤等等就开始大行其道。这当然只是句玩笑话,但如果生活理念可以如时装一样迅速席卷全球,那我们也很期待有谁出来振臂一呼!当低碳和环保成为全球关注的生存话题,我们也想在环保领域成为时尚的一分子。
但现在的家居用品,一旦烙上“低碳环保”、“绿色有机”的印儿,价格就噌噌地往上飙。有机蔬菜、低碳家具等等,反正吃的穿的用的,价格几乎都超出了普通老百姓承受范围。可环保说到底还是一个生活常态,是老百姓的事儿,并不是你一次两次拉闸限电、熄火推车就能解决的,也不是靠着几个人不穿裤子坐地铁就能够深入人心的。
怎么让环保成为老百姓都负担得起的“消费”,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社会共识,这条路恐怕还很长很长。这些公益展览,虽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者改变的看法和行为,但仍希望这些柔软的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一些影响,当每个人都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个社会也就“低碳”了。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瑛 实习生 李雯洁 摄影:南都记者 黄集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