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成都国际汽车城抢占新能源汽车制高点

    成都国际汽车城抢占新能源汽车制高点

    来源: 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1-03-29 访问:

      在行车途中,弯道超车十分危险。但在汽车产业上,“弯道超车”却能一举实现跨越。成都经开区相关人士指出,新兴的成都国际汽车城要迅速崛起,必须紧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节拍,力求“弯道超车抢跑”。

      成都国际汽车城的底色中,一抹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在涌动。

      2010年,成都首批1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行驶总里程13.5万余公里,累计运送乘客68万余人次,平均能耗约为1.7度电/公里,共节约柴油11万余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8吨。这里面有四川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的4辆纯电动公交车,各长11.2米,续航里程260公里。

      就在电动公交车的征程还在继续的时候,电动出租车的下线更彰显了“汽车龙泉”深远的战略眼光——3月3日,四川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孕育”出的第一辆“龙泉造”纯电动出租车样车下线,明年内将有千辆同类出租车投放市场。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新能源汽车,成为成都国际汽车城“高位求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抢占制高点·高速

      进军新能源“野马”成车企“黑马”

      “青春绿+银灰”的车身,迷你乖巧的两厢车型,桃花节期间,一辆挂着“龙泉制造”字样的电动出租车,拿出三天时间免费载客体验,在绚丽的桃花丛中穿行,留下美丽的身影,赢来声声赞叹。

      这款引人注目的“野马”牌出租车,产自于经开区内的四川汽车工业集团,设计最高时速110公里,一次充电可跑180公里。该车除了“零排放”外,还具有充电方便等优越性:通过充电站和充电桩,充电3至4小时即可。据估算,该车的运行费用有望达到目前烧油出租车成本的1/4至1/5,也就是说,跑100公里的成本可能不到20元。

      从4辆11.2米纯电动公交客车投放到我市公交车线路中,到如今的电动出租车试运行,川汽集团紧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脉搏,一次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新能源汽车先机。

      成立于1990年的川汽集团,生产的“野马”牌越野车当年产销量曾占到全国第二位。但是,由于并不掌握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野马”沉寂了7年。2005年,重组后的川汽恢复客车生产。

      “野马”并不是简单回归,而是站在了新的高点。川汽常务副总、新能源汽车项目组组长曹国栋说,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确立伴随着川汽的复归路。

      “新能源汽车必定是未来主角。”认定这一发展趋势的川汽集团,2007年初就开始调研,2009年1月初,成立了新能源汽车项目筹备组,负责项目的推进工作,在当年10月的西博会上,川汽集团推出的11米公交客车、F99城市多功能越野车、M72迷你型微型轿车等3款新能源汽车,让市民们睁大了眼睛。

      如此惊人的研发速度,令人感慨不已。对此,曹国栋的解释是:“在传统汽车上,我们跟同行相比没有优势,但现在我们希望能够提前做准备,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曹国栋透露,川汽参与在成都双流建全球最大的单体固态聚合物动力级电池生产基地,年产锂电池30万AH,这将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支撑。

      功夫不负有心人,川汽的纯电动公交车项目被863汽车领导小组欧阳明高教授称为“在国内业界技术领先的项目”。

      在川汽集团列出的时间表中,今年计划生产200辆纯电动汽车——50辆纯电动出租车、40辆纯电动公交车、60辆纯电动长途客车及50辆纯电动政府用车(主要为警车)。明年,川汽集团将投产800辆纯电动汽车,到2013年,将达到年产5000辆纯电动汽车的产能。

      一个雄心勃勃的川汽,一个生机盎然的“野马”品牌。

      “尽力把产业链做大并全线推进,把我们的产品由成都市名牌,一直做到世界名牌。” 川汽想用5到10年的时间,使新能源产品占到自己汽车总产量的50%以上,实现跨越式发展。“野马”要做中国汽车产业的“黑马”。

      抢占制高点·高效

      点燃新能源汽车发展引擎

      川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家族,从零起步,短短两年多时间便“人丁兴旺”,这是成都国际汽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高速的背后,更有一支高效的政务服务团队,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

      发展新能源汽车,成都拿出了大决心,大气魄。

      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培育自主品牌,积极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掀开了产业发展的大幕。

      比肩东部沿海城市、发达国家的汽车重镇,成都随即出台《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站在了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同一起跑线上。

      发展新能源汽车,成都有独特视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需要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作为支撑,尤其是发展‘双高’中的低碳产业。”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领导小组多次在经开区调研时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成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成都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经济壮大和节能减排的题中应有之意。

      推动产业发展,经开区拥有厚重的实力:电动汽车生产所必需的总装集成、电机、电池等环节,在成都经开区内便能完成大部分的资源整合。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川汽工业、一汽客车等若干整车企业具备较强总装实力;成都瑞华特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和电动汽车检测中心去年开建;川汽今年将开建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

      站在新起点,成都顺势点燃一把将机遇转化为现实的火焰。2010年3月,《成都市工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10)》发布,电动公交车、电动汽车电池、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等赫然排在首页。

      方案还提出,将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我市电动汽车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动公交车、电动专用车、电动轿车等电动汽车整车项目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建立完善我市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体系,大力培养电动汽车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

      “一切围着汽车转”是经开区产业发展的一条宗旨,不仅设立了堪称全国唯一的汽车产业投资服务局,还在该局内设立了新能源处,专门研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政策,与新能源汽车厂家保持紧密的联系。

      加大油门,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引擎轰鸣。

      抢占制高点·高端

      “成都造”谋求行业话语权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中国与世界是同步起跑的。”曹国栋说,在核心技术上,特别是在新能源客车发展领域,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比较领先。目前,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掌握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动力系统的核心知识产权。

      2010年3月3日,四川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孕育”出的第一辆“龙泉造”纯电动出租车样车下线,明年内将有千辆同类出租车投放市场。从公交车、出租车、市政车的示范应用,再到寻常百姓家,成都新能源汽车战略在龙泉有条不紊地展开。

      积极对接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划,龙泉驿区按照“市场换投资、换技术,投资和技术共促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目标企业招商,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培育和引进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

      敏锐的商人,嗅出了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战略所蕴含的机遇。

      投资6亿元的一汽新能源客车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后期阶段,生产一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客车并建立销售总部、研发中心,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底就将投产,全面达产后将年产5000辆客车。瑞华特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和电动汽车检测中心总投资20亿元,建成即形成年产3000辆纯电动汽车整车及10000套核心零部件的能力。川汽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预计明年4月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000辆各型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

      此外,该区还将着力引进雷博、奇瑞、吉利、浙江众泰等一批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

      技术!还是技术!无论是汽车企业、研究机构还是观察人士,他们念叨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抓住电池、电机和电控等关键技术,也就捏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七寸”。

      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发展坐标,瞄准产业高端,“汽车龙泉”已瞄准两个方向——

      一是加快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利用科研优势和产业联盟平台,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完善整车及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核心技术研发体系,支持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是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用权威立言。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生产与应用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充换电配套设施建设地方标准,建立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检测平台,建设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信息管理平台。

      思路清晰,决策正确,措施得当,全方位推进——两年多时间,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中国西部这块版图上强势崛起。没有传统的牵绊,成都完全可以一步跨越,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刘斌 赵一/文

      图片由龙泉驿区区委宣传部提供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铅蓄电池企业整治成今年环保专项行动重点
    下一篇:环保部等彻查铅蓄电池行业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