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年,东莞环保专业基地建设仍步履维艰,缩编后的7个环保基地至今仍有3个尚未动工。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环保系统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门不得不向相关镇街发出最后“通牒”,年内不开工将取消开办资格。
翻阅有关资料不难发现,东莞的环保基地建设困局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2001年,东莞便有了建立环保专业基地的想法。不过,一直到5年后,环保部门才拿出建设9大环保专业基地的正式办法。又过了一年,在市政府再次发文后,环保专业基地建设才总算是正式宣布开工。
然而,直到2008年底,规划中的9个环保基地竟无一达到目标要求。其中,绝大多数基地仍停留在规划等环节。如此继续沉寂一年后,更是有2个基地“胎死腹中”。无奈之下,环保部门决定将9个环保专业基地的建设目标调整为7个。
当其时,东莞市相关领导曾对环保基地建设进度大为光火,并明确指出,影响基地建设进度的有用地规划、行政审批等客观因素,但也存在部分镇街单纯算自身财政账,担心建设基地入不敷出而主观不重视、不积极等问题。
针对这些因素,当时市相关部门一方面苦口婆心督促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另一方面还召集各相关负责单位协商对策,并主动申请市政府将环保基地建设纳入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以减少基地建设环节所面临的客观障碍。
尽管如此,两年多过去了,环保基地建设进度总体仍未见有明显改观。总体上,全市环保基地建设似乎一直陷在一个屡问不决的困局之中。
众所周知,规划建设环保专业基地,将电子、五金、模具、造纸、制衣等传统产业的污染配套工序整合、搬迁后进行集中建设、集中治污、集中管理,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配套需求,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还有利于对污染企业分散排放进行综合整治,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在某种意义上,环保专业基地是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可缺少的配套支持。其建设速度缓慢,最终会影响东莞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因此,环保专业基地建设势在必行,全市上下必须有统一明确的认识。而市政府及相关主导部门在执行监督引导的位置上,在统一认识的过程中,除继续具体研究客观问题出台对策外,还必须针对一直存在的主观问题研究办法。
具体来说,就是要改变以往只问不责的形式,实施问责制。即对已经发现的事项,依照制度启动问责程序,明确问责对象。其中,不仅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还要对相关制度进行问责,对现有的规定、制度认真进行完善和整合,以增强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事实上,笔者发现,今年市政府和环保部门在针对环保基地建设进行问政时,口气和行动都已然有所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有两点:一是实行退出机制,即对不开工的镇街不再消极等待,而是取消资格;二是配套引入问责制,对工作不积极、延误进度的单位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对基地所在镇实行“环保区域限批”等。
相信,如果这些问责程序真正落实到位,破解环保基地建设困局将指日可待。其实,通过引进问责制推动行政服务高效化的例子在东莞并不难找。2009年,备受市民关注的市政府年度十件实事仅完成一半,市委督查室“自揭家短”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为避免好事变坏事,第二年市政府便在征集十件实事的同时,明确将落实工作纳入行政问责范畴,责任到人,一问到底。此举一出,不仅重拾民心民信,各地各部门在落实行动上的积极性也明显提升,2010年十件实事完成效果就明显好于往年。
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