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郭静:很具体的一些建议。
方亮:时间关系,我们这一时段的新媒体观察就先到这里,也谢谢听众网友的参与和讨论。
主持人郭静:刚才听了这些,您说说您对哪些比较感兴趣,或者说印象很深?
罗志军:我觉得第一个就是苏北和苏南的话题,过去这十年是苏北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江苏南北差距缩小最快的一段时间,现在苏北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增幅都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超过了苏南,这个差距是在缩小之中,苏北占全省经济的总量不是降低而是在提升,这是一个重大转折。但是苏北和苏南的差距仍然存在,比如宿迁和苏州的差距那就不是一小点,需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第一个是利用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大对沿海开发的支持力度。第二是原有的支持苏北的政策不但要坚决执行,还要加大力度。第三是在铁路、公路、航道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上继续加大力度,总的目标还是让全省人民包括苏南和苏北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主持人郭静:刚才讲到苏北让我想到沿海开发的战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已经实施两年了,现在江苏一些沿海城市,我们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重化工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我们也听到这样一种观点,说沿海大开发不能一味的提高环保门槛,要不然就没法发展了,您如何看待沿海大开发当中面临的这些难题,怎么样才能把沿海开发和创新战略很好的结合起来?
罗志军:沿海开发对于江苏充分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意义十分重大,这可能是我们东部地区未来若干年的增长机遇。是不是发展重化工是大家争论的话题,我们认为在保护环境、经过严格审批的条件下,适度地发挥沿海港口的作用,发展一些大型的重化工业还是应该的,因为港口有很大的吞吐量,它也有这个容量,通过这个方式对内地是个辐射,对苏北是个带动,甚至对整个东陇海线都是一个带动。但是不能搞小化工、小冶炼,重复过去的环境破坏、低水平建设。
至于有些同志认为门槛可以降低,其实不然。我们现在沿海开发中第一条就是环保优先,把环保的门槛立得更高。江苏近4年关了5000多家小化工企业,其中苏中苏北也关了将近1500家。新设立的企业必须进开发区、过高门槛,原来设立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就逐渐淘汰,这样我们的沿海环境在沿海开发中就不但没有损害,而且会保护得更好。
主持人郭静:先问罗书记一个问题,前面刚才提到是新兴产业,现在新兴产业的销售收入已经占到江苏整个工业的23%,这就是说,还有70%来自于其他工业领域,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传统制造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这些传统制造业怎么办呢?
罗志军:这个题目也是我们现在正在破解的课题,我们现在实行了经济结构调整“三大计划”,就是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和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江苏的传统产业块头比较大,很多产业的总量在全国数一数二,完全淘汰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关键是把产业链和技术水平向上提升,增加竞争力和附加值,所以我们提出了要以先进技术推动优化升级,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打造品牌,提高附加值。到2012年,我们计划完成技改投入15000亿元左右,全员生产劳动力每年提高11%以上,新培育江苏名牌产品680个,中国的驰名商标100个以上。
主持人郭静:真正变成江苏创造。
罗志军:这样使我们过去大的传统产业变成强的新兴产业。
主持人郭静:咱们赶快接进媒体同行的电话,首先接进这位是来自《法制晚报》的国内版执行主编黄杰。
《法制晚报》国内版执行主编黄杰:我想请问一下罗书记一个问题,就是今年年初有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我们江苏省2010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的消息,这个是让大家都非常的惊讶,并且觉得江苏发展的那么快,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但是大家对全面小康这一概念认识得不是特别清楚,我请教一下罗书记能不能从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等这些民生角度解读一下?
罗志军:确实,这个题目江苏最应该说一说,因为小康目标是小平同志1983年到江苏考察的时候提出的,当时他总结了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住房、就业、教育等六个方面问题的经验。我们现在看,仍然还是这些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最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江苏按照中央“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2003年在全国比较早地制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条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中既有经济发展,也有生活质量,还有社会发展、政治文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目标。我们还根据省情,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对发展阶段不同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时序进度要求。根据统计,到去年底,我省已经有24条实现了目标值,只有1条就是居民的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还没达到。
主持人郭静:我正想问哪条没达到。
罗志军:就是这一条。
主持人郭静:这就是我们下面的目标。
罗志军:我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29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118元,五年增加就业50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应该说江苏是实现了自己省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标。
但是我也补充一点,它还是一个平均数,还不能说大多数,比如有一些收入很高,或者某一项指标很高,掩盖了其他方面的不足。所以我们现在按照中央要求,要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当然对于苏南来讲,是要向第二个率先,就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来探索前进了。
《财经》杂志主编助理苏琦:我是财经的主编助理苏琦,我想请问罗书记一个问题,就是您刚才讲到了居民收入的问题,我们听说从今年起江苏将实施居民收入的七年倍增计划,年均增长会达到10%,我们比较感兴趣的就是这样一个收入倍增的计划,它对于GDP增长的影响,也就是说如何平衡民生财政和建设财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罗志军:题目问得很好,刚才我还特别想说到,去年我们江苏城乡恩格尔系数已经分别降到了36和38,城市到了36,农村38,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也是比较富裕的水平了。尽管这样,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刚才网友在开篇的时候也给我讲了,群众最期盼的还是增加收入,我们认为这个呼声主要还是中低收入阶层,非常希望在这个方面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在实现“两个率先”过程中间,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我们经过测算,如果GDP增幅在10%左右的话,排除物价上涨的因素,即实际所得,可在六年左右时间实现城镇居民收入倍增,八年左右时间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帮助力度、加大对中低收入者支持力度,完全有可能在七年时间达到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确定这个目标有压力,但是必须使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最主要是大幅度缩小贫富间的差距,使中低收入群众收入有明显的增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