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姚润丰)治污环保是决定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主任鄂竟平25日介绍,根据“三先三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南水北调治污环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东线水质经2010年12月监测显示,黄河以南36个考核断面,有30个断面水质达标,达标率83%。中线丹江口水源继续保持地表水Ⅱ类水质。
记者从此间召开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中426项规划项目已实现全面开工建设,并完成了95%,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还推动了东线运河航运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实。东线治污正逐步由工程治污向工程与生态措施相结合转变,2010年6月,《关于进一步深化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江苏、山东两省对水质不达标的控制单元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初步建立水源区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向水源区43个县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累计约57.47亿元。此外,中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市中线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全部编制完成,天津、河南已经省市政府批准实施。
鄂竟平介绍,今年将基本完成东线治污规划项目,落实不达标治污控制单元的综合治理措施,争取完善规划的补充项目年内开工。东线治污方面,江苏、山东两省要加快东线治污规划中截污导流、人工湿地剩余项目的建设速度,力争2011年全部建成。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发挥治污效益。委托第三方对黄河以南36个考核断面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分析评价,及时全面掌握治污环保动态,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对策措施。
中线水源保护方面,配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快《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步伐。加快《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中期评估修编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尽快报批实施。配合财政部完善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加大对水源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在全国尾矿普查工作基础上,针对库区及上游水源保护要求,促进适时开展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