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2月16日电(记者 邱江波 孔凡元)“2010年,德州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而且为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搭起新的平台。”16日此间举行的山东“两会”上,中共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数家珍。
吴翠云说,德州借助中国太阳城这张名片,筑起了新能源产业高地,目前产业集群的“马太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从第四届太阳城大会后,前来德州参观考察的欧美、非洲以及国内的重要客商已达二百多人。他们不仅带来了各国各地太阳能发展的信息,更带来了大批的订单。总投资一亿八千多万元的中节能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从签约到实现并网发电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
吴翠云表示,“太阳能是德州的宝”,德州将继续实施“中国太阳城”战略。她告诉记者:“今年初,作为国家科技发展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落户德州,这使得在发展太阳能产业方面,拥有了技术保障,为太阳能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集产、学、研、游为一体的太阳能产业平台,德州的“太阳谷”已成为德州的形象品牌。吴翠云表示,下一步还将提升太阳谷软硬件设施,尽快开工二期“未来方舟”城市综合体建设,将其精心打造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技术研发博览区、会议会展核心区、总部经济聚集区、旅游观光目的地。“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低碳环保生活,我们还准备积极推广皇明集团倡导的引领未来绿色能源革命的‘微排地球战略’构想,将中国太阳谷缔造成为首个人类未来绿色生活模板,并争取国家支持,把德州建成微排特区城市。”吴翠云说。
对于德州的新能源发展,吴翠云充满信心的对记者说,德州市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太阳能产值500多亿元。德州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将德州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新能源产业技术中心、制造中心、信息中心和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基地、知识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聚集基地,成为名符其实的“新能源之都”,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太阳能带来的温暖。
据了解,新能源推广利用特别是光电照明应用工程已在德州大地“遍地开花”,市区62个主要路口安装使用了太阳能信号灯,50条城市道路、15个重点景区及部分住宅小区安装使用了太阳能路灯、景观灯,已经安装各类太阳能灯盏12000盏,太阳能路灯应用里程达102公里,每年节约用电约238万度;2010年全市新建建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197.72万平方米。
吴翠云说,德州是山东省“一蓝一黄”向内陆辐射延伸的“桥头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战略,瞄准低碳和绿色的经济发展新趋向,是山东推动科学发展、引领经济转型的两大引擎。德州作为“一蓝一黄”的联动区和核心区,将抢抓机遇、借势发展,与主战场实现资源互补和产业互动,在协同发展中打造新优势。
同时,德州将借助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太青客运专线、德龙烟铁路与已有的京沪、石德铁路形成三纵三横铁路网,形成了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打造交通枢纽经济,充分发挥重要节点作用,聚集更多的专业人才,在经济大融合中获得最大利益。
德州,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位于山东省北部。享有“中国太阳城”、“新能源之都”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