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高景深在飞机上翻阅《第一财经日报》,被“绿之恋”的评选活动所吸引。高景深是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丰”)的副总经理兼副厂长,当时正在出差途中,他觉得,广丰的环保理念和实践,与本次活动所倡导的宗旨不谋而合。回到广州没多久,他就接到了参选的邀请。
广丰的“绿色实践”在业界堪称典范,到过广丰厂区的人,都会被挺拔的绿树和绽放的鲜花所吸引。从外边看,这里分明是一座公园,很难想象,在荫荫绿树的掩映中,有这样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基地。自2004年成立以来,广丰对环保的投入一直不遗余力,甚至有些“不计成本”。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是,2006年建设第二工厂时,他们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反复比较两种水处理系统——生化处理和活性炭吸附,最后选择了造价更为昂贵,却对污水处理更加彻底的活性炭处理系统。这套设备总计超过千万元,日常维护及运营的费用也不菲,使得水处理成本增加23元/台。不过,广丰认为这笔投入非常值得。
在11月9日揭晓的“绿色勋章奖”榜单上,广丰凭借卓越的绿色理念、突出的环保业绩,以及良好的口碑,最终如愿摘得了“年度绿色企业大奖”,高景深代表广丰领取此奖。当天下午,在上海花园饭店的贵宾室里,高景深接受本报专访,畅谈广丰的环保理念与实践。
第一财经日报:广丰自成立以来,在环保投入上一直不遗余力,这样做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高景深: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盈利是企业的基准,办企业就是为了赚钱。但是,不管是丰田,还是广汽,这两个股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成立广丰之后,企业不仅要盈利,为股东赚取回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在当地扎根,取得当地居民、当地政府的认可。只有获得这种认可,企业才算是真正地扎根当地。因此,我们认为,广丰不仅要盈利,还要成为扎根于当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而这些共识,正是我们公司环保理念形成的基础,以及对“环境友好”这一目标锲而不舍追求的坚实信念。自广丰成立之初,我们就将“做节能环保先锋、成为良好企业市民”的理念作为企业方针,使得公司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同环保的重要意义,并潜移默化地应用在工作、生活中。同时,广丰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环保部门的号召,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企业。因此,在广丰的环境方针中,我们就明确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目标。
日报:一些人认为,环保不过是一个宣传口号而已,广丰在环保方面有什么制度性的安排和相关的规划?
高景深: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尽我们所能,开展一些具体和实际的工作。2004年,在广丰一期工厂建设的时候,股东方就提出了把广丰建设成为“21世纪丰田的海外模范工厂”。而“海外模范工厂”的标准,更多的是体现在工艺的先进性,以及设备能耗的低水平。一期工厂建成后,由于发展比较好,2006年开始,我们启动了第二工厂的建设,这时我们又提出了把广丰建设成为中国NO.1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企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花园式的工厂。从外面看,你不觉得它是一个工厂,而是一个大花园;里面林间小道,绿树葱葱。截至2010年6月,我们在工厂内共植树约3万棵,可吸收CO2 540吨;公司周边市政栽种树木7万棵,工厂内外一共是10万棵树,总共可吸收CO2 1800吨。二是,在硬件的投入上。第二工厂的规划还在国家相关部门审批时,我们就承诺,产能翻一倍,但单台能耗及排污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之下。为了实现这一承诺,2006年、2007年间,仅在环保设备方面,我们就投入了5300多万元。其中,太阳能发电系统,我们投入了近1300万元,成为国内首家导入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汽车企业,年发电量20万度,相当于2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相对于火力发电,减少CO2排放160多吨;此外,在吸取第一工厂的经验上,我们对第二工厂的厂房设计进行了优化。第二工厂的厂房高度比第一工厂要低一些,而且结构也更为复杂。第二工厂屋顶全部采用双层节能结构,有效阻止屋顶热量传导至车间,降低空调负荷,减少电能使用。同时,我们采取了高能效比的冷却机组,能效比达到6.5(目前国内一级标准为6.1),空调耗电得到了大规模的降低;在水处理方面,通过最先进的活性炭吸附工艺,实现了废水100%再利用,经过处理后的废水70%可以用于生产回用,其余用来灌溉厂区的树木及洗手间冲洗,只此一项公司每年节约自来水40万吨,相当于1700多个城市家庭全年的用水量。
日报:对于管理者来说,利润是董事会考核的主要标准。您认为,在环保上超前的投入是否会和企业的经营相冲突?
高景深:盈利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之间必须取得一个平衡。由于我们公司一开始具有这个理念,股东双方对这笔投入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水资源、电力资源将会越来越紧张,国家肯定会采取一些政策引导大家节约用水、用电。例如“阶梯电价”这样的政策,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因此,在我看来,做企业不能单看眼前、短期的利益,我们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