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结束的能博会上,“煤清洁转化、煤制油、甲醇制汽油”等话题受到社会各方面关注,也成为展会论坛的热点。太化集团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综合型化工企业,如何大力发展煤化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记者日前专访了太化集团、太化股份董事长、党委书记狄重阳。
记者:太化集团作为全省最大的煤化工综合性企业,在煤化工方面有哪些新思路?今后如何全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狄重阳:近年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实践中,我们结合太化集团和太化股份公司实际,明确提出以“着力于五个提高、抓好五大工程、增强两种能力、把握一个关键环节”为抓手,摸索出“5521”系统工程等一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适应太化改革脱困发展稳定的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太化集团将紧紧抓住山西大力发展煤化工的机遇和太化新基地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实现产业档次提升和产品结构升级。在转型跨越中,太化将依托我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能源优势,充分发挥太化集团技术、人才优势,引进国际国内最先进的煤化工技术,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重点进军能源化工行业,走出一条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嫁接的路线,成为山西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战略转型的典型示范,实现太化的跨越发展。
具体而言,就是由太化集团控股,关联产业企业参股,建成国内最大、国际一流的股权多元化煤化工龙头企业,并以太化集团为主体,建设国家超大型煤化工基地,带动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大跨度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端化工材料,将太化打造成为“技术先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综合型现代煤化工集团,实现绿色太化、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煤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发展煤化工的过程中,你们将如何突破资金和技术瓶颈,走出一条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嫁接的路线?
狄重阳: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太化集团参与了《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调研工作,调研报告中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山西省煤化工应按“苯、油、烯、气、醇”五条主链发展,突破山西煤种气化技术,构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烯制天然气、焦油深加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七大板块的发展思路,得到了省报告调研组的认可和采纳。相信按照这样的思路,太化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煤化工发展的新路。
在改革中诞生的太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太化集团优势资产上市公司,现已成为太化集团主要的增效和融资平台。太化股份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所持股票市值增加8亿元,这将有效解决资金的瓶颈问题。
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太化股份依托山西煤电资源优势和太化母体,发挥区位、人才、技术、管理、产品和公用工程等6大优势,通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太化集团将充分发挥技术中心的创新作用,对粗苯加氢、焦炭等多项设计指标进行改进,使苯加氢装置技术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氯碱分公司研发的分子筛变压吸附回收氯乙烯分馏尾气中单体的工艺、盐酸脱析技术、硫酸清净技术等多项技术应用于聚氯乙烯生产,使我们的聚氯乙烯技术水平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大大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2009年,太化集团共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创新项目20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1项;申报受理专利11项,其中7项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另4项已在国家专利局网站公示。2009年太化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9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31%。
目前,太化集团已形成20万吨/年聚氯乙烯、11万吨/年离子膜烧碱、20万吨/年氨醇、20万吨/年焦化粗苯加氢精制、100万吨/年高品质冶金焦和15万吨/年焦油加工等生产能力和橡胶助剂等精细化工系列产品。2009年,太化集团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比2003年销售收入增长5倍。
记者: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三大化工基地之一,太化曾为国家和地方化学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作为老牌国有企业,许多不利条件也制约着太化的发展。比如,随着城市的发展,现有主要厂区已由太原市郊区逐步成为主城区位置。太化如何化解这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狄重阳: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公司成立了一个新基地建设指挥部,并于2010年6月18日-19日,由山西省发改委牵头组织在太原召开了《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基地建设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在评审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和省内的专家学者在全面分析太化集团现有产业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山西化工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通过对国内化工产品市场和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太化新基地建设产业发展规划,突破了传统煤化工的发展思路,产业链设置新颖,产品具有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
具体来说,太化集团新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以煤炭气化为基础,利用我省丰富的焦化粗苯资源,重点发展己二酸、己内酰胺等苯类下游产品。二期重点发展以甲醇制烯烃为基础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延伸发展聚醚多元醇等新材料,将产业发展重点从基础的煤化工、无机化工领域拓展到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及现代煤化工产业领域。两期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88.84亿元,位居国内煤化工前列,成为山西省标志性煤化工龙头企业集团。
记者:这些思路都很好,但煤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太化在环保方面有哪些得力举措?
狄重阳:在太化《新基地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中,我们对规划产品万元产值碳排放进行了量化计算,这在国内煤化工产业规划中是第一次。新基地万元产值CO2的排放量将降到2.22吨以下,低于上海曹泾化工园区原设计的2.42吨/万元的水平,表明太化集团新基地规划产品具有明显的低碳经济特点。
本报记者张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