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新兰
用江苏省铜山县县委书记刘兆勤的话来形容县环保局的工作,是“换了一个人,开拓一片天”。这是对铜山县环保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铜山县环保局长李明传的赞许。
2003年4月,李明传出任铜山县环保局长。一上任,他先把环保局办公楼转了个遍, 看到的却是喝水难、吃饭难、入厕难、乘车难、办公条件差等情况。李明传心痛了,他与班子成员商定,局领导一律办公室不装修、不添新设施、不买小轿车,挤出资金解决职工喝水、吃饭、乘车难问题。很快,县环保局购置了电热茶水炉,保证24小时供应开水;发放午餐补贴;更新厕所设施;投入44万元购买两台依维柯车;修补办公楼屋面……职工们心中拂过一股春风。
作为全国百强县中的一员、苏北工业经济发展的“高地”,铜山县环境污染“包袱”重、治理任务艰巨,过去那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004年初,在李明传的带领下,铜山县环保局打响“三项治理工程”战役——完善污水治理工程、关停污染严重水泥企业、严查“十五小”企业。全局每人一顶草帽、一双解放鞋、一条毛巾,每天下到企业排查,终于查清全县9家造纸企业的22个暗排口。县环保局花3万多元租来4台挖掘机和混凝土搅拌机,每发现一处暗排口,就用挖掘机把管道挖出来,然后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封堵,并砌上“永久封堵”标志牌。这次治污行动有力地震慑了那些违法排污企业,铜山县百万群众不禁为县环保局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铁腕”执法拍手叫好。
8月,正是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的关键时期,李明传感冒了,发着高烧,但他没有声张,仍然从早忙到晚。县环保局党组副书记王惠民从朋友处得知李明传天天晚上到县医院打点滴后劝他休息,他却说,“大家在热火朝天地干工作,我这点小病咋好意思休息。”
治理水泥粉尘污染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难题。近些年来,水泥企业相继安装了水收尘和静电除尘设施,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升级,企业需投资进行再治理,难免有一些企业会想不通。于是李明传带领环保人员上门算账给企业听,得出结论:上马大布袋除尘器一年半就能收回投资。2005年,全县22家水泥企业投资1900万元,全部更换大布袋除尘器,削减粉尘4160吨,实现“无烟无尘”生产。
如今,铜山县大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每年超过300天;128家水污染企业达标排放,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全县7条河流8个断面水质有较大改善;投入380万元,率先建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长效环境管理机制得到落实。
编辑点评:生活上,把自己的疾苦放在一边,却始终把职工的疾苦放在心上;工作上,富于开拓精神,不仅铁腕执法,而且讲究工作方法。在李明传的带领下,铜山县的环保工作取得了成效,不仅使违法排污企业无处可遁,而且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