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闪朝晖
几年前,那条藏污纳垢、腥臭难闻的中州渠,现在已是清水流淌。
中州渠始建于1959年,全长52公里,最初仅用于农业灌溉,被人们称之为龙须沟。上个世纪90年代,中州渠承担起城市污水排放任务,沿渠480余处排污口使中州渠日承纳污水 14万吨,渠底淤泥厚度平均达1.2米,边坡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岸边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随处可见……
2002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治理中州渠,刻不容缓!
治理任务非常艰巨:拆迁涉及108家单位、700多户居民,需要拆除各类建筑物13万平方米,需新铺污水管道30公里,截流污水1500处,需清淤40万立方米……2003年8月,中州渠整治一新!中州渠的变迁,是洛阳实施“碧水工程”的一个缩影。
如今,当你漫步洛阳市区,一个碧波荡漾的洛浦水面呈现在你的面前,它好似一条巨大的银龙,波光粼粼,横卧于新旧城区之间。
洛河横贯城市东西,伊河从城边缓缓流过。曾几何时,由于沿线企业排放污水,这两条河流鱼虾难觅、臭不可闻。近年来,洛阳市政府下大力气治污,使洛河、伊河水质大为改观。尤其是2004年以来,市政府取缔、关闭、淘汰沿河两岸的重污染企业33家,关闭造纸企业7家,对洛阳氮肥厂、偃师化肥厂等主要水污染源加大监控力度,对不能达标的54家企业下达了停产整顿限期治理通知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涧西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20万吨。
2005年7月,洛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师生在野外采集标本时,意外地发现洛河流域洛阳市区段有很多号称“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7月中旬,偃师人在伊河下游偃师市一水库又发现大量的桃花水母。有专家称,黄河流域首次发现桃花水母,意义重大。而洛阳也极有可能成为继重庆、宜昌和修武之后,我国第四个可常年采集到桃花水母活体的地区。
成群的鱼虾又重现洛河,宽阔的水面引来大批的鸟儿翱翔。洛阳市环保局的检测结果令人兴奋:伊洛河流域水环境断面达到ⅲ类水质要求,是全省最好的出境断面之一。
伊河、洛河水质好,水量丰富,如何充分利用是关键。洛阳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后,决定在城西引洛河水、在龙门引伊河水进入洛阳新区,要把新区建成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区。如今,景观水系一、二期工程将顺利竣工,届时将形成17公里长的渠系,1900亩的水面,“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楼在水中映、人在水边行”的画面。
涧河,穿越洛阳市中心的一条重要河道。近年来,沿线工矿企业肆意向涧河排放污水、废水,建筑物侵占河道严重。为改变污染现状,市有关部门铺设排污管网、清理河道建筑物和生活垃圾。经过8个月的奋战,涧河截污整治工程于2004年4月正式竣工。昔日的“排污河”,如今已成为一条靓丽的清水河。
洛阳市政府从2004年开始,在市区内又新建了瀍东、涧河、定鼎门和滨河4座污水处理厂。届时市区内将有5座污水处理厂同时运行,市区污水处理率可达到100%。与此同时,宜阳县、新安县、栾川县、嵩县及偃师市的污水处理厂,都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确保2006年6月底前投入运行。
2005年6月20日~9月30日,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百日会战专项行动,集中解决市水功能区水质升级达标和水环境治理,彻底解决32个功能区地表水中的不达标水体的污染问题。要求各县(市)环保局,集中行动分别对各自辖区和市区所有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拉网式清查,查清洛河、伊河、涧河、瀍河、汝河、中州渠、大明渠、秦岭防洪渠的各类入河(渠)排污口的位置、水质、水量,并及时处理相应的水污染问题。所有排放废水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其生产能力相配套,污染治理技术工艺路线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技术政策的规定,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现如今,水绕城转,城因水活。[page]
古城洛阳,增添了不少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