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说,为减缓铁路建设对野生动物迁徙和正常活动的影响,“环评报告”要求在动物迁徙所经路线设置33处野生动物通道,至2005年6月底,已全部建成。审计实地调查的4处通道,全部达到了“环评报告”提出的技术要求。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2003年至2005年在藏羚羊迁徙期间对楚玛尔河至五道梁区间的观测,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经野生动物通道进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繁殖的藏羚羊,2003年为400多只,2004和2005年均为1500只以上;藏羚羊通过铁路之前观望停留时间从几天缩短到一小时内。“这些都表明野生动物通道的作用已显现,藏羚羊已逐渐适应了铁路建成后的环境变化。”公告说。
公告说,为保护沿线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环评报告”要求实施护坡、挡土墙、冲刷防护、风沙防护,隧道弃碴挡护等工程;对取弃土场、砂石料场、施工便道和营地场地等临时工程,在站前工程完工后除留作站后工程施工和运营期继续使用外,都需进行地表、植被恢复。至2005年6月底,全线实施完工的相关防护设施工程基本都在“环评报告”要求长度的两倍以上。
公告说,为保护多年冻土和路基稳定,“环评报告”要求采取以桥代路、安置热棒和铺设片石等措施。至2006年6月,“环评报告”要求采取的冻土保护措施全部完成。
此外,公告还发布了青藏铁路湿地保护、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及宣传教育等的审计调查结果。
公告说,青藏铁路建设认真贯彻环境保护和“环评报告”的要求,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安排和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相关投资15.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总指挥部和拉萨指挥部按照先验工后计价的原则,及时拨付了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审计调查未发现严重违规使用资金问题,资金使用效益是好的;至2005年6月底,已完成环保投资14.5亿元,完成率为94.1%,高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完成率,基本实现了施工期环境保护目标。
公告说,这次审计调查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开工,长114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所经冻土路线最长、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高原铁路。
公告也指出了审计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比如:由于施工图工程量计算有误、工程措施变更设计不及时和验工计价软件系统有缺陷等原因,造成部分环境保护工程款计算不实等。
公告说,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铁道部高度重视,多次研究,专门下发通知要求青藏公司和总指挥部认真整改。目前,部分环境保护工程款计算不实问题已经纠正,并改进了相关结算程序和软件系统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