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及其影响

    来源: 解放日报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09-08-05 访问:
    总体上看,我国气候与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发达国家近百年来在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问题,在我国短短 20年的发展中集中体现了出来,呈现出复合性特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考虑减缓与适应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权衡取舍--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石油、煤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毁林、土地过度开垦等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发生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也面临着众多的气候与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资源短缺、干旱与洪涝频发、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山地灾害加剧等。总体上看,我国气候与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发达国家近百年来在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问题,在我国短短20年的发展中集中体现了出来,呈现出复合性特征。能源、交通(特别是城市汽车尾气)、城市化等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以及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污染范围继续扩大。这些都对我国的气候、环境产生巨大冲击,并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科学发展。

      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出现的新变化

      近百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和全球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又有其区域特点。其中,我国出现了两个明显暖期:1920—1940年代和1980年代以后。近百年来我国东部降水量无长期变化趋势,但由1950—1970年代的北方多雨、南方少雨转变为1980—1990年代的北方少雨、南方多雨。我国西部降水量近20年明显增多,以新疆最为显著。

      1950年以后,无论是年平均温度还是冬季温度,我国大部地区都有明显的变暖趋势。从1986/1987年的冬季开始,至今我国已经经历了19个暖冬(仅2004/2005年的冬季为正常)。过去50年气温升高最显著的地区是华北、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北地区;我国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而华北、东北降水呈减少趋势。

      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出现了变化。我国的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尤其在1990年代,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我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华北地区近20多年来干旱形势不断加剧。1990年代后期以来华北地区更是连年出现大旱,不少地区连续五、六年遭遇干旱。夏季高温热浪也增多,1990年代中期以后最高温度大于35度的高温日数显著增多。

      冰川融水是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显著减少,预计到2050年还可能再减少27%。对新疆天山乌鲁木齐一号冰川进行的连续观测表明,从1962年以来冰川末端的位置逐年退缩,到1994年两个原本连在一起的冰川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冰川。

      对河流径流的估算表明,除松花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径流有所增加外,其他主要流域的径流量都呈减少趋势。而在湖泊方面,从1960年代到本世纪初,全国的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我国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赛里木湖外,水量均处于入不敷出状态,自1950年代以来,湖泊均向萎缩方向发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每年平均有20多个湖泊消失。我国的湿地面积也大大减少。东北三江平原1949年湿地面积534万公顷,2000年只有95万公顷;松嫩平原湿地1950年代为329万公顷,2000年重要湿地仅存65万公顷。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曾达到60%,而20世纪末仅为17%。地表植被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草原和荒漠分布范围向我国西部和高海拔地区扩展。草原面积不断地减少,退化速度不断加快。1970年代中期退化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5%,1980年代中期占30%以上,1990年代中期达到50%以上,到21世纪初已增加到90%。我国山地灾害也十分严重,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灾害强度明显增加,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也呈增加趋势。

      因为全球变暖,我国海平面呈上升趋势,最近50年上升的速度是每年1—2.5毫米。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将使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地区。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也发生了退化,海南和广西海域已发现不同程度的珊瑚白化和死亡现象。赤潮灾害1980年代后趋于频繁。[page]

      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利与弊

      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将导致能源结构的调整,可以预期,能源需求增加、水资源短缺、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异常气候出现频率增加,将导致农、林、牧、渔业生产力与布局的变化,必然影响下游深加工工业;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成本增加,运营效率降低,且交通安全隐患增大;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化的影响,尤其是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及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疾病传播,可能使旅游业受到威胁,使保险业和金融投资领域的风险增大;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质量和保证人体健康,社会公共医疗保障系统的负担将加重。

      预计到2050年,大部分地区冰川融水将呈持续增加趋势,径流增加有利于干旱区工农业生产,内蒙古、北疆和青藏高原稳定积雪区降雪量呈增加趋势,对春季径流的调节有所增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将全面、持续退化,对冻土区生态环境、工程环境和河湖水文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对青藏高原气候产生重要反馈作用。我国森林生产力可能有所提高,各类树种分布区都将向北推移;草原、草甸面积呈减少趋势,草地退化,质量和产量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迁移和消亡的概率明显增加。由于升温影响,蒸发和干燥度呈增加趋势,沙漠化自然过程可能不会减缓,但通过合理的人类活动干预,沙漠化发展趋势可受到遏制。华北及东部地区土地盐碱化将继续发展;西部地区土地盐碱化趋势将有所减缓;沿海地区积盐条件依然存在,土壤脱盐碱进程延缓。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减轻土壤盐碱化的重要途径。在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后,水土流失将得到减缓。

      总体上,未来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负面影响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会带来重大危害。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很大,在干旱年份全球变暖可能会大大加剧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比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会导致地质灾害频率增加,对三峡水库的用水发电、航运等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另外我们在世界屋脊修建的青藏铁路和公路都会因气候变化而影响其安全运营。

      此外,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也高度关注。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国际社会围绕如何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谈判。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演变成了国家之间的外交斗争。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给我国带来许多挑战、压力和机遇。主要表现为国际上要求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等温室气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预计到2025-2030年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如果长期不减排,我国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活动时遭受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如处置不当,有可能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但是,目前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减排抵消额,这为我国获得新的投资和技术转让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措施

      气候与环境变化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成为我国面临的突出和重大问题之一。采取适应性措施可以减轻气候与环境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采取减缓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在源头上减缓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速率和程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综合考虑减缓与适应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权衡取舍。

      1、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为避免气候变化给我国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对我国部分地区或部门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除了根据温度、水资源、生物等气候与环境因子的空间格局与演化趋势,调整生产结构与生活方式外,还要认真采取水资源、海岸带、农业、森林、草原、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适应对策,特别要重视在现有认识基础上,选择有利于对付气候和环境变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无悔”对策和措施,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适应气候与环境变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既需要纳入国家、地方和部门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以便未雨绸缪;又要利用工程手段,增强抵御气候与环境灾害的能力。[page]

      2、气候变化的减缓对策

      当前,应把解决国内日益严重和紧迫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资源供应紧缺问题作为驱动力和切入点,推进减缓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并将减少碳排放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在充分考虑国家长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多种减排措施,坚持把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步伐;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政策,对能源生产、输送、加工、转换到最终利用的全过程实施节能管理;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以及生物质液化、气化技术,积极研发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走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结合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促进减缓气候变化战略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

      (作者系中国气象局局长、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信息

    上一篇:组图:斯德哥尔摩汽车展的环保车
    下一篇:外资环保遭质疑美联储再次升息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