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保加严影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部:不能顾此失彼
资料图:北京重污染天气。中新社发 杜洋 摄中新网8月31日电 今日,在面对“环保加严是否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时,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崔书红引用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的话作出回应,“环境保护并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崔书红表示,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是要建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游戏规则”。
生态环境部今日召开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问:当前,有观点认为环保加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请问您怎么看?
崔书红引用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的话作出回应,“环境保护并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崔书红表示,这个问题很热,隔一段时间就有媒体提问。去年我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这个问题回答过,当时举了两个现场调研的例子,一个是河北邢台,一个是山东济宁,谈了这些地方在“散乱污”治理过程中怎么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在加强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赢的局面。
崔书红介绍,最近我又把两个市的情况调度了一下,看一看去年表现好是否昙花一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邢台指标增速创了近年以来的最好位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了21.7%;济宁也保持了良好的平稳的增长,高技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增长都在10%左右,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另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也表明整个经济面是好的,没有迹象表明环保加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崔书红借机介绍了环评是怎么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从环评的角度看,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是要建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游戏规则”。经过多年的实践,环评制度在建立“游戏规则”上做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经验。
一是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探索建立环境空间管理体系。中国很多环境问题,就是由于布局不合理、结构偏重产生的。从环评的角度来说,就要通过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优化,具体就是编制“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用“线”管住空间布局,逐步解决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用“单”规范发展行为,为盲目、粗放型、破坏性发展亮红灯,为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质产能项目环评审批开绿灯。这项工作我们正在稳步推进,2020年“三线一单”要全面实施应用。
二是对新建项目环境准入实行“三挂钩”。环评制度不能说不严格,但是一些地方区域性环境影响逐步积累、显现,所以我们要求实行新建项目审批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挂钩,项目建成后区域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这就会对项目的排放量产生约束。要与规划环评挂钩,如果不满足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项目就要调整优化。要与区域同类项目环境管理水平挂钩,不能只上新项目,要以新带老,解决已有项目的环境问题。十八大以来,通过环评审批累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约44万吨、46.5万吨和19.5万吨。
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助推经济发展。
四是创新机制体制,加速今年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推进尽早开工建设。首先,采取的是“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其次,“开辟绿色通道,压缩环评审批时间”。第三,“加强指导,服务下沉”。
五是发挥环评的倒逼机制,加速落后产能和高排放项目的退出。最近,我们对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进行了梳理,对其中77项相关任务落实了环评措施,通过禁止、限制或加快审批等措施,构筑牢固的防御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崔书红介绍,今天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视频会议,李干杰部长就这个问题专门强调,坚决反对一刀切,对于合法合规的企业不能采取停产的措施,对有问题的要制订限期整改,不能层层加码,层层提速。同时,李部长也明确指出对手续不全,又没有任何环保设施,污染严重的散乱污企业还是要坚决予以整治,一定要扭转劣币驱除良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