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产业双增 带动效应明显
贵州省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成效凸显
记者近日从省经信委获悉,在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作用下,上半年我省能源原材料产业整体形势显著改善,电力产业增长15.4%,煤炭产业增长7.5%,带动能源原材料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35.3%,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此外,全省电力直接交易签约电量达到420千瓦时,上半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9亿元左右,下游钢材、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等产品产量均实现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意见》,全省重点加强了煤炭生产组织、电煤长协合同、电煤储备机制、电力交易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措施,通过综合施策、精准施策,强化煤电要素保障能力,取得积极成效。
煤电要素保障总体稳定。1至7月份,全省累计供应电煤3396万吨,同比增长155万吨;贵州电网全网发电量达到93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省内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3%,西电东送电量同比增长20.3%。
能源产业链运行平稳。上半年电力、煤炭产业分别增长15.4%、7.1%,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28%,同比提高20.9个百分点。下游原材料产业整体增长4.4%,企稳回升态势逐步巩固。
电力直接交易成效明显。目前,全省电力直接交易签约电量达420亿千瓦时,占到全省大工业用电量的83%,预计全年可降低下游企业用电成本18亿元左右。
据了解,能源工业是我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省发展大局具有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保障作用。201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煤电运行规律,研究煤-电-网-用利益链接机制,从全省大局重新定位能源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打造能源资源组合优势,全力构建现代新型能源工业体系,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提供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保障。
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作用。
促进能源原材料产业稳定发展。通过平衡“煤-电-网-用”产业链利益关系,切实解决能源原材料产业上下游之间的长期性、深层次矛盾问题,保持能源原材料产业平稳发展基本面,稳住全省工业发展的“压舱石”,促进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巩固提升能源经济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我省能源产业“煤电联动、水火互济”的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促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着力降低全省企业用能成本,不断增强能源经济竞争力,构建用能成本“洼地”,打造产业经济“高地”,推动全省经济更好发展。(记者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