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晓晴 广州报道
从地产跨界到新能源电池业务,这是万通地产(600246.SH)基于乐观预期下的一场豪赌。
7月29日晚间,万通地产公告称,公司拟以31.7亿元的对价现金收购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星恒电源)78.284%股权,跨界进入新能源电池行业。
公告显示,星恒电源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瞄准新能源汽车和轻型车市场。万通地产称,本次交易是对公司发展战略的践行。
公司此次交易作价31.7亿元,几乎等于万通地产过去一年的营业收入。截至2017年,万通地产全年总营收为32.94亿元。
据万通地产当天发布的公告表明,星恒电源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4.36亿元,完成净利润2亿元,较2016年同期同比分别增长41.06%和93.80%。今年一季度末,星恒电源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08亿元和3660.49万元。
虽然看起来星恒电源业绩大增,但在按32亿元收购78.284%的股权计算,星恒电源整体估值已高达40.50亿元。即便按后者2017年业绩大幅增长后的业绩计算,对应PE也已超过20倍。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司并购给出的代价高企,而且,公司进入新能源电池业务的时点未见得是一个好时机,胜负难料。”7月30日,深圳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认为,“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一方面,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之一,也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型或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竞争;另一方面,现有动力电池及其材料企业亦纷纷扩充产能。”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即将迎来二次产能周期。不同于以往的是,本轮投资主体将以CATL、BYD等本土龙头企业以及LG、三星、大众和宝马等海外重量级企业为主,对产品性能和质量也更加重视。
相比之下,星恒电源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为锰系(LMO+NCM),主要产品为锰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面临替代风险。
7月30日盘后,前海峥嵘投资总经理李剑辉称:“虽然磷酸铁锂电池好于锰酸锂电池,不过两者的弱项都是能量密度已经到了极限。现在产业趋势已经是三元高镍电池,能量密度高,单位带电量成本下降,同样带电量重量比磷酸铁锂和锰酸锂电池更轻,续航里程更远。”
同日,海富通基金研究员戴卡娜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锂电池技术革新过程中,主要围绕能量密度的提升下功夫。
“锰酸锂电池相比碳酸锂电池产品,单体的能量密度较低,技术相对较为落后。碳酸锂电池是目前的主流技术。磷酸铁锂技术的成本低,但是能量密度的提升较差,比较常用于大巴车电池。”戴卡娜称,“而高镍三元性能优势显著,将逐步替代磷酸铁锂和普通三元,预计大规模应用将到明年。”
此外,巨资现金收购对万通地产资金链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
据万通地产今年一季报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滑坡,实现营收3.9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9万元,同比减少近九成。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7.5万元。同时,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已经达到24.41亿元。
不仅如此,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忆会旗下嘉华东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公司35.66%股份已经100%质押,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公司30.30%股份也已经质押22.04%。
7月30日,万通地产证代杨梦回应称,“公司上述投资事项经过了董事会讨论通过,是公司整体战略决策的布署。而且,公司能够说的都以公告形式进行了披露,其他就不便透露了。”
二级市场上,公司股票早盘以接近涨停板跳空高开之后,股价快速回落。截至终盘,公司股票报收4.46元,较前收盘跌1.76%。公司股票全天振幅高达12.90%,成交额也较前一交易日放大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