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智库:从环保督察遇阻看环保生态政策制

    智库:从环保督察遇阻看环保生态政策制定不应回避的客观规律

    来源: 澎湃新闻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8-07-27 访问:
    原标题:智库:从环保督察遇阻看环保生态政策制定不应回避的客观规律
    今年国内三大攻坚任务之一是防治污染,特别推出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已成为环境治理工作的一把利剑。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从2016年开始,中央开始第一轮环保督察,多个督察组到国内多地督察环保工作,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又进行了环保督察“回头看”,再度对地方进行了严格的督察工作。
    在再次督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仍然不少。比如重庆,今年推动的省级第二批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当地14个区开展环保集中督察,结果发现问题共620个,并发现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44个,主要涉及74个单位,包括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重庆农投集团等。今年从6月5日至7月6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进驻云南省开展“回头看”督察刚刚结束,就曝出昭通市镇雄县两名儿童放牛时疑似被“垃圾山”掩埋事件。据了解,除了云南,广东、河南、河北等多地同样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点名。
    从媒体披露的案例看,环保督察并不算顺利。比如,一些地方顽强地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保护当地的污染企业和产业;还有的地方则采取另一种极端的做法——“一刀切”,用全体停产、停业来应付环保督察,结果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民生,引发当地怨声载道。从这些案例所反映的情况看,环保督察遇到的阻力不小,实际问题也非常复杂,并不是一两轮督察就能完全解决的。
    作为研究公共政策的独立智库,安邦咨询(ANBOUND)的研究团队一直认为,要从系统角度来看环境保护政策及执行问题。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指出,环境与生态保护都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发展和保护间求得平衡。在上级与下级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舆论与现实之间,在发展观的问题上并不一致。现实之中,地方还是尽量在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上边的事情也办了,下边的国情也不受影响,总之尽量在寻找一种平衡,寻找一种地方现实利益不受挫伤的方式来应对环保督察。有意思的是,在中央级政策的制订过程中,似乎也在回避着某种东西,非常讳言一个今后不得不说、今后不得不发生作用的客观规律。
    陈功指出,这个客观规律就是——任何环保、绿色、有机、生态之类的政策,同时都会产生减产、减收的效应。这是客观规律。如果在搞环保、绿色、有机、生态的同时,还指望能实现增产、增收,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世界里根本不会存在,或者一定存在某种程度的欺骗。举例来说,化学肥料的施用,可以达到催产、催熟、催大,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结果。不过,其代价就是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而施用有机肥料,每亩地的价格通常会贵100-200元,肥力一般也只有化学肥料的30%左右,但好处是对环境极为友好,实际上恢复了上千年的原始种植方式。而使用有机肥料一定会导致减产、减收,这里的减收是指单位产量意义上的减收。从经济收益来看,有机农产品在市场环境建设比较完善的条件下,其销售价格会有大幅提升,通常有5倍以上的价格差,所以农民的绝对收益会因为环保、绿色、有机、生态模式而大幅提升。
    如何看待这一客观规律呢?
    在陈功看来,这个问题涉及到基本财富观问题。过去陈功讲过很多次,财富是时间的函数,金钱则不是时间的函数。我们讲企业收益的时候,会用时间效益来衡量,如年度利润、年度销售等等,但在衡量个人财富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忘记了时间这个概念,只用你当下有钱没钱来简单衡量,这就为爆发户以及不择手段的人谋取钱财提供了基础。实际上,这时候他们谋取的只是钱的事情,而不是真正的财富。极端来看,抢银行也能一夜暴富,但这种钱能持久吗?这种赚快钱的方式根本不具备财富意义,一旦进了监狱,什么都是妄谈。
    同样的道理,使用化学肥料赚取的快钱,虽然相对来说又多又快,但却无法持久,由于污染环境甚至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意味着这种生产活动是不可持续的,早晚都会被自然环境所终止,绝对不会有施用有机肥料的可持续特性。与此类似,对于中国的农业生产来说,中央的大政策也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才具有系统上的完善意义。现在的农产品总规模如果说“够用”的话,那么严厉执行环保督察,确保环保、绿色、有机、生态的落地和执行,结果可能导致减产、减收,中国的农产品总规模可能变得“不够用”了,甚至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粮食危机。只有在意识到这种系统复杂性之后,中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才会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切实可行。
    所以,“任何环保、绿色、有机、生态之类的政策,同时都会产生减产、减收的效应”这一客观规律,对于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对于中国环保政策措施的落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回避不是办法,只有全面认识,并且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现有政策体系加以完善和修正,才是未来正确的政策路径,才能避免各种政策后遗症,再也无须未来在压力之下做什么反思和总结了。
    任何环保、绿色、有机、生态之类的政策,同时都会产生减产、减收的效应。我们的环保政策应该基于这一客观规律来制定,才能避免各种政策后遗症。
    (作者系安邦智库高级研究员贺军)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江苏扬中一新建小学紧挨化工厂引家长担忧,官方:将逐步搬走
    下一篇:没有了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