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31日讯 记者从5月31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5月31日,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北省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在石家庄市召开,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近日进驻河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5月30日,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黑龙江省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在哈尔滨召开。这意味着,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组已全面启动,6个督察组将于近期陆续进驻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察。
根据安排,“回头看”重点盯住被督察地区对中央环保督察移交问题整改不力的情况,重点盯住那些“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检查列入督察整改方案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查处、整治情况;重点督办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立行立改情况;重点督察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责任追究情况。
2016年1月4日,被称为“环保钦差”的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亮相,在两年间完成了对全国31个省份的全覆盖。这项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开展的督察,由过去环保部门单纯监督企业转变为以监督政府为主,直接推动8万多个环境问题的解决,超过2000名干部被问责,其中不乏省部级领导。仅云南省就有33个责任单位、 110名责任人被问责。其中,被问责33个单位中,厅级单位10个、县处级单位13个、乡科级单位10个。被问责的110名责任人中,厅级干部25人、县处级干部50人、乡科级干部31人、其他干部4人。
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向地方反馈督察意见时,都明确地提出了整改要求,31个省(区、市)也陆续公布了整改进展。然而,依然有些地区未按照规定完成整改。如,2018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曝光江西省有关地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已向社会公开的江西省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情况存在不严不实问题。
对此,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5月31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回头看”就是要看看地方政府有没有下真功夫进行整改,尤其是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此外,为防止一些地方在此次“回头看”督察组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生态环境部近期专门发布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告诫地方不能采用“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治污的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行为。
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进驻时间约为1个月。进驻期间,各督察组将分别设立联系电话和邮政信箱,受理被督察省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