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泠汐 李业珅)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扩大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以及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是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受人们欢迎,随之而来的充电问题,也备受关注。
以广州市为例,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该市将规划建设公交、出租、物流等专用充电桩2.6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设施3万个。
连日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充电桩建设的力度在逐步加大,但新能源车主仍面临“充电难”的问题。
充电难充电贵
为充电从自家楼上引根线
家住白云区太和镇的胡先生,2016年底购置了一辆新能源车。本想用车便利生活,但他现在却觉得给这辆车充电成了一件很“烧脑”的事情。
“我家附近的充电桩太少了,自己也没有车位,给车充电只能去公司附近的商场和酒店。”没有私桩,胡先生的用车成本提高了不少。
胡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辆车充满电的电费需要15元,价格不算高。贵就贵在商场和酒店的停车费用:“有的停车场临保1小时要收几元,一次要充3-8小时;月保则要1000元,我不会天天去充,月保不划算。”
算来算去,胡先生开这辆全电车的成本,甚至高过之前开的燃油车成本1倍多。
有着同样顾虑的还有出租车司机李先生。每天在路上奔波,李先生需要随时考虑路边充电问题。为此,他下载了一个可以查看充电桩位置的app。但他发现,想在广州找到一个能用的充电桩比较难。
“广州充电桩分布不均匀,市区多郊区少。有时我跑一趟郊区,首先要担心自己的车会不会半路‘趴窝’。”李先生说。此外,即便是app上显示可用的充电桩,他找过去时发现充电桩损坏,或是车位被燃油车占据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滴滴司机秦先生所住的小区不允许安装私桩,令他十分烦恼。思前想后,他使用了一种折中的办法:从自己二楼的家里引出一根线,给车充电。“这个办法比较危险,但是目前也只能如此了。”秦先生说。
充电桩分布不均
郊区和非主要干道几乎找不到充电桩
近日,记者调查了广州市区内十几处充电桩使用情况,包括商场、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地的停车场,发现广州市区内充电桩车位建设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燃油车占位问题严重。记者近日多次来到天河区花城大道的某广场停车场B3区,均发现该停车场仅有的3个充电桩,全部被燃油车占据,充电桩的电枪上已久积灰尘,看上去就像长期未被人使用过。
3月8日下午1时,该停车场的充电桩车位依然被燃油车占据。当记者询问停车场工作人员是否能为全电车挪一下车位时,被告知:“找不到人,我们也没有办法。”
记者随后来到天河区某大型商厦的停车场,停车场内有充电桩的十几个车位几乎全部被燃油车占据,但有2个车位被管理人员用栏杆遮挡。该停车场管理人员介绍,这2个车位是专门为需要充电的车主留用的。
记者注意到,在走访的十几个停车场内,都存在燃油车占位的情况。在越秀区陈家祠地铁站附近某小区停车场,设置有5个充电桩并贴有标语“充电车位停车留匙”。管理人员解释,此地充电桩紧张,车主充电需要排队。而在百米外的写字楼和业广场停车场内,几乎每个车位都装有充电桩,但充电的车寥寥无几。
第二,充电桩分布不平均。目前广州的充电桩主要聚集于中心城区的主要干道附近。郊区和非主要干道则几乎找不到充电桩。有的即使在人流车流密集的商业旺地,充电桩也因维护等问题未能跟上需求。比如,在天河区珠江西路,一名停车场管理人员称,其所辖停车场内曾经布有充电桩,但由于合同到期充电桩被撤走,新签约的充电桩运营商尚未进驻,导致此地长期没有充电桩。而在高德置地某停车场内,设置的充电桩因为“坏了之后一直没人来修”被拆除。
第三,充电站的直流桩远少于交流桩。记者注意到,广州市内交流桩(慢桩)的覆盖率远远超过直流桩(快桩)。但更多的车主更加青睐直流桩。一名滴滴司机称:“直流桩一般充2个小时就行,交流桩要充8小时。像我这种经常需要在商场停车场充电的人来说,多充1个小时就是多花几块冤枉钱。”
在一些同时设置直流桩和交流桩的停车场,有直流桩的停车位往往停满充电的车辆,交流桩车位却无人问津。是什么限制了直流桩的数量?一名业内人士解释,设置直流桩会增加用电压力,有时还要增设变压器,从成本上来说交流电桩更划算。
充电桩市场亟待规范
目前广州新能源车充电难的现状,令不少车主在选购新能源车时打了退堂鼓。有广州市民表示:“我想买新能源车后,被不少同事朋友告知充电难的情况,后来又发现自己的小区不允许安装私桩,最终只好打消念头。”
如何避免充电难成为制约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瓶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郑甲兔认为,一是要靠充电桩行业内部规范,二是要靠地方政府政策合理引导。
根据该联盟提供的数据,目前广州的充电站半数充电桩被占用的情况占比接近四成;充电桩日间总体使用率均值仅为4.68%;直流/交流充电桩比例为1:5.7,但直流充电桩使用率6倍于交流充电桩。郑甲兔介绍,这几大问题在全国都属普遍现象。
据了解,充电桩运营商缺乏规范,政策引导还滞后,新能源车保有量过少、口碑不好等,导致了充电桩市场混乱的现状。
郑甲兔认为,目前正处于充电桩市场发展的前期。充电桩运营商往往“各显神通”,快速抢占市场,只要能签订合同就加紧建设,不考虑城市整体布局。运营商建设后缺乏管理,停车场管理方也缺乏重视,导致充电桩闲置率高、损坏率高、燃油车占位问题严重,这样既不利于运营商自身发展,也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口碑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地方政府的政策需要真正“落地”,让购买新能源车的车主能够切实获得好处。“例如,不少小区物业拒绝业主设置私桩,主要是因为物业要为了设置变压器投入上百万元费用。如果政策要求业主承担一部分费用,就能很好地缓解物业和业主的矛盾。”郑甲兔说。
郑甲兔认为,随着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的普及,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也会逐步提升。同样地,要让充电桩市场恢复冷静,也需要一段时间,但今后市场一定会逐步规范。
【记者】泠汐 李业珅 实习生李月
【校对】冯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