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 侯润芳)今日(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举行,会议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黄润秋表示,虽然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大气污染治理仍然在负重爬坡阶段而不是负重前行,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松懈。
黄润秋解释,一方面,措施之下,蓝天白云多了,这证明大气污染治理的路子是对的,但空气情况的改善这有人努力,也有天帮忙。其中,根据近期科学评估,天帮忙的成份占了30%,所以主要还是人努力,占70%;另一方面,目前采取的措施还不是根本性的,改善力度有限,改善的程度还处在量变阶段,远远还没有达到质变的阶段。
对于近期北京等地又出现污染天气的情况,黄润秋解释,目前大气污染改善的成果还比较脆弱,免不了在静稳天气、高湿天气、重污染天气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大气污染会卷土重来。
“从全世界治理的情况来看,大气污染治理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有一个过程和自身的规律。”黄润秋说,目前我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只有29%。因此,大气污染治理仍然是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松懈。
那么,如何实现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行动目标?黄润秋提出,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这三个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其中,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必要性,黄润秋指出,京津冀等地区污染之所以严重,来源于污染物的排放,而污染物的排放源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京津冀‘2+26’个城市国土面积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但是3%的面积上排放着我们国家10%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黄润秋表示,如果不在产业结构上做根本的调整,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仍是一句空话。
编辑:王中新 杨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