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世玲 李明三
为了尽快退出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省份之一的“黑名单”,山西将出奇招:将对环保摘“黑帽子”行政“一把手”个人实施百万重奖。
奖励的标准是“一把手”所在的行政区域空气质量,即在国家136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山西省被列入国家考核的重点城市里,退出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前5名的给予重奖,位次前移十名的给予特大奖。
根据此规定,山西省阳泉市市长白云将成为首次获得百万环保奖的官员。这样的奖励额度在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中尚属首次,也创国内因环保重奖官员的先例。
有专家认为,该做法在山西环境重灾区等地可以尝试,但不具有推广性。
“黑帽子”让山西头疼
山西破例因环保重奖官员个人,背后是山西头顶上那顶“黑帽子”。
据相关资料显示,去年,山西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约10吨二氧化硫排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全省11个省辖市空气质量没有一个达到国家规定的适合人居环境的最低标准——二级标准。而去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二零零五年国家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年度报告>表明,全国4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而山西便占有16个。
去年6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对山西的污染状况检查后,称山西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去掉了“之一”。
这些“刺痛”着山西的执政者们。为此,山西在去年打出一系列重拳,拉开了前所未有的环保风暴: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对违法企业停水、停电、停运直指污染企业“命门”;各县市土焦厂内炸声一片、800万资金投入污染源摸底检查成为全国新闻、因环保停止地方项目审批权等。
“正视矛盾,打破环保与污染僵持的局面,敢于出高招,绝招,改变环境面貌。”山西省环保局局长刘向东称。这位去年3月上任的山西环保局局长,是上述一系列环保风暴的策划者。
“之前措施只有罚,没有奖,这次是重奖进步者。”刘向东向记者表示,设环保重奖是加快推进山西环保的新举措,除了奖励,也建议把环保纳入干部考核制度中,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希望借此督促地方“一把手”重视环保。
百万重奖环保市长
山西这次酝酿的环保奖的具体标准和措施是,对退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排名前5名的,各奖100万元;空气质量指数位次前移10位的则奖励200万元。
同时,这种奖励办法在山西省119个县市区也都“享受”。即除了山西5个城市国家排名考核外,所有县市区的空气质量也都列入了山西省环保局的监控范围。只要每前进5名,就奖励100万,空气质量指数位次前移10位的,奖励200万元,并且上不封顶。
如此巨额奖励,资金出自哪?据本报了解,奖金的资金来源初步拟定从山西环保专项基金和经费划拨,主要来自排污费。山西省今年年底排污费入库额计划达到23亿元以上。
目前为止,山西环保领域比较突出的进步者包括临汾和阳泉。在全国113个重点城市排名中,临汾由过去的倒数第一变为倒数第二,甩掉了全国污染倒数第一的“黑帽子”;阳泉市由倒数第二前移为倒数第八,移六位。在山西“黑帽子”城市中,去年进步增幅最大的是阳泉市。
“去年我们打了一场环保战役。”阳泉市市长白云向记者表示。
二氧化硫和煤矸石污染环境是阳泉市的心病。据统计,阳泉市现有煤矸石山26座,煤矸石堆存量达1.4亿吨,占地4000余亩,且每年以700万吨的速度增加,如将这些矸石按1米厚平铺,相当于阳泉市区面积的3倍。每年矸山自燃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2万吨,相当于6台60万热电机组脱硫后的年排放量。
而阳泉在环保上取得的进步来自于对这两个方面的攻坚战。据白云介绍,去年阳泉市完成了91.2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脱硫工程,治理了350亩煤矸石自燃,改造了1200座耐火窑,扩大了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减排二氧化硫近万吨。这些努力后,阳泉二级以上天气净增50天。
“如果2007年,阳泉空气质量排名继续进步,我们就再奖励100万。”刘向东表示。
奖励指向责权对等?
山西这次酝酿的环保奖,罕见之处在于,奖金高额,且要直接发到官员个人手中。政策酝酿者对此的解释是,形成激励氛围,明确环保责任。
按目前山西省环保局和财政厅草拟的文件显示,环保奖奖励对象以个人为主,主要为市县区委、市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环保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相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重点城市中对改善当地环境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
而据本报了解,在具体操作中,更倾向奖给个人。奖给市长,市长有权决定如何分配和使用。
“不能光惩罚别人,还得对做的好的有奖励。”刘向东解释,重奖的目的和初衷是:工作得有责任,钱奖励也得有主次,不能盲目的给了某一级政府单位或组织。缘由在于现在的体制是单位是“一把手”负责,出了问题也应该找“一把手”,奖励也应该给“一把手”。奖励个人的背后,是明确环保责任。
为什么不奖给环保部门,而是奖给行政负责人?刘向东对此的理解是,环保部门的职能是监督执法,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市长要对他的区域环境的责任负总责,环保局是监督政府去作环保。
“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市长的积极性。”刘表示,这项措施不仅仅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关键是要让激励机制起作用。
山西省亦有有关官员表示,重奖打算长期做,给予奖金更多的考虑是一种精神奖励,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认可。
激励机制还表现在有奖有罚。山西省从今年起将环境保护工作的实绩考核结果存入干部本人档案,并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和奖励、调整使用干部以及作出惩处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在县级范围内,区域环境质量连续三年倒数第一,干部要“移位”,即重新考虑其职位并给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事实上,环保问责制已在山西启动。4月27日,山西省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公开处理大会,对河津市、闻喜县、平陆县在严重环境违法问题上负有责任的6名县级领导、28名党政干部、1名党员共3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轻者责令深刻检查,重者给予撤职降级,成为山西省截至目前在环保问责制实施中查处人数最多、处罚最严厉的一次。
“重症下猛药。”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专家对此重奖做法表示理解,“山西的环境问题沉积太多,太深,现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重奖能够促进地方官员重视环保,短期内见到环保推进的效果。”但他表示,该做法在山西环境重灾区等地可以尝试,但不具有推广性。
国家行政管理学院专家表示,尽管重奖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公共治理角度来看,奖励个人不妥。因为政府基本职能之一就是维护环境安全,市长有责任作好环保,这是民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这种做法还是把官和领导放在突出地位,环保应该突出综合治理,大家参与。对在环保领域尽责的官员表示肯定,应该从政府绩效评估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