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讯 一家是上市公司,一家是国内知名企业,两家企业总投资额10多亿元,投产后年产值将超50亿元。但由于这两个项目与循环产业链无关且有污染,日前遭到了宁波化工区的婉拒。作为全省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宁波化工区用这种“决绝”显示出对绿色GDP的追求。
化工区曾是我市“摒弃”企业的集合地,落户过一批污染较重的精细化工企业。但这种格局随着2003年管委会成立被“摒弃”了。紧接着,化工区忍受了长达三年的“寂寞”,他们没有热衷于招商引资,而是集中精力建设区域一体化的环保基础设施。他们邀请到国内最顶尖化工园区设计、建设和监理单位,砸下35亿元,建成独立河网和污水、固废处理厂,实现了集中供热,建造了长达
不把废弃物排入水体或留在土里或排入空气,这是化工区制订的发展原则。然而,化工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矛盾,使执行似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为此,他们聘请了国内环保、化工等行业的8位权威人士协助把关,对非循环链的项目和污染严重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对原已落户的企业,如治理无望,一律关停。同时,围绕镇海炼化和大乙烯工程拓展石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对其废物和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来“淘金”,走出了一条“油(石油)头化(化工)尾”的独特发展之路。
目前,镇海炼化的“废品”主要有硫磺、焦油、二氧化碳等。围绕这些“废品”,化工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越拉越长。镇海炼化的液体硫磺可直接输送到“巍华化工”等企业,用来生产工业硫酸,其中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工业硫酸通过管道输送给近在咫尺的“新福钛白粉”等企业;这些企业产生的废硫酸再输送到旁边的镇海磷肥厂,用来生产磷肥。
在“吞污吃废”的过程中,循环链上的企业开始产生令人惊喜的效益。“德泰化学”是一家利用镇海炼化的焦油生产碳黑的企业,其产品提供给同在化工区的宁波橡胶厂作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要产生大量的废气,过去一般空烧掉。如今,企业利用废气进行脱硫除尘处理,回收的余热进入管道,提供给区内企业,光这一项就为企业产生1000多万元的利润。在金融危机期间,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企业的主业利润。
目前,化工区已形成4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把废品和污水“吃干榨尽”。正是处于对区域环保和产业链效益的信任,荷兰阿克苏诺贝尔、韩国爱敬、德国林德气体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在这里落户,完成工业投资466亿元,年产值近千亿元。眼下,化工区正在进行“填空式招商”,把石油化工产业链往两端延伸,打通另外5条产业链的“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