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5日讯 在今天举行的2018绿色能源发展论坛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就怎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促进绿色能源发展的看法做了分享报告。他以电力部门近年来实质性改革推进乏善可陈的现状,指出我国亟需改变当前基础能源比价关系逆绿色发展的倾向。
贾康认为,在中国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上,除了行政手段不得已要发挥作用之外,不能一味地去倚重行政手段。比如说把一些厂子关掉,把一些地方所谓烧煤的锅炉努力地改成烧气、用气等等更清洁能源的锅炉,行政手段去推这些事情它的副作用非常容易产生,不能说不考虑行政手段,但是以为行政手段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定会落入认识误区。经济手段为主是匹配着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承认资源配置中决定性的长远的最要看重的作用是市场资源配置优化的决定性作用,而跟上政府更好发挥作用。
贾康表示,这种经济手段为主的调节体系的基础,是在供给侧的物品中间的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本来应该通过配套改革中间的这种比价关系,价格形成机制的引导作用来促进绿色发展,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使用这样一个导向上的机制,前些年是不合格的。在中国还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础能源不得不以煤为主的这个基本国情下,将近40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却在基础能源的比价关系这方面出现了一种逆绿色发展的倾向。比如现在百分之七十几是以煤烧出的火电,而未来这个比重可以逐渐降低,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原油、天然气的发电不可能有多大的空间了,因为整个原油、天然气对外它的外贸依存度已经高达65%左右。水电要努力发展,但是种种局限之下,它的整个电力供应中的比例反而是下降的。风电、太阳能电在努力发展,但是到现在为止整个电力供应中基数太低的情况下,增长幅度很高,但是绝对100%的份额里它所占的份额、所占的相对数也只有几个百分点。不得不以煤为主继续发展的情况之下,这几十年居民用电和其他物品的比价关系的变化是什么?改革开放初期民用电每一度电是0.16元,现在是阶梯电价,每家电表的第一阶梯应该是1850个字,第一个阶梯里的电价是0.48元,就是说现在的电价经过将近40年的变化,比原来上升了两倍,是相当于原来的三倍,提高了两倍。这么多年下来,老百姓其他物品的支出他的价位是多高?比如老百姓过日子的大白菜、西红柿、黄瓜,它的上涨幅度可能是100倍。企业方面,企业用电确实也在提高,但是企业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料工费、差旅费,各种支出,它的价位提高幅度又是100倍以说。从物质利益的经济学分析的框架来看,大家不会真的去对节电精打细算,不会把节电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反而更多的会出现大手大脚挥霍式的使用电能。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使用电能实际上在更多的耗煤,而煤的污染在中国带来对雾霾、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基本国情制约之下的挑战性的问题。现在面临的这样一个逆绿色发展的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怎么样得到改造就变成了真问题。
贾康认为要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观察的改革的攻坚克难,可以以电力部门为例。多少年前中央就发出5号文件,电力部门的改革按照当时的“四项要领”非常清晰,但很遗憾多年来实质性的改革推进乏善可陈。前面两年,在十八大以后的改革精神贯彻中中央再次发出文件要求推进电力部门改革。电力部门改革里要解决的基本的制度建设问题就是怎么样让电力回归商品属性。它在电力市场上如果按商品定位就要产生选择性和竞争性,如果在机制上讲就是原来所说到的竞价入网,无论怎么表述,必须是竞争性的入网成为商品。在竞争性的环节上,现在已经可以八九不离十的给出一个量值,除了煤电之外,应该政策支持的光电、风电等等,财政给予补贴。财政的补贴支持绿色能源,在这个过程中让它更多地形成一个去挤压煤电的态势,努力地把生产方面绿色能源的潜力充分地调动出来,渐进地改变整个电力供应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