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国际电力市场改革来看,电力市场改革的原因:一是电价无法反应实时变动的供需关系;二是工业用电价格高,不利于国际竞争;三是居民用电价格低,缺乏参与需求侧管理的动力。电力市场改革的目标是促进竞争、引导投资、筹集资金、激励效率。”日前,在由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暨峰会设立十周年实施新百千万万活动闭幕式上,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这与广东电网公司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建军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说,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经济学,是集技术、经济、社会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利益,要从实际出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体系。
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教授陈皓勇看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力市场模式及改革路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根据本地电力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指定的。比如,小范围的发、输、配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体制仍有相当大的生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未来如何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更好助力绿色发展?国家电投集团中电国际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冬容认为,一是应深刻认识能源的定位,要做到保护环境、降低成本,并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二是应把握好能源服务的机会,牢牢记住一切事物发展的“胚胎原理”,老老实实从低端能源服务做起。
“能源与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密切联系。”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表示,很多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问题,其根源很大程度是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更加清洁、高效地使用化石能源,是解决这些突出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这正是节能工作的应有之义。目前国家节能中心开展的很多工作,与“新百千万万”提出的“百项绿色技术、优秀建言和经典案例,发布千位优秀专家,巩固发展万万益众”具有关联性,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相关合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庆哲表示,今年是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设立十周年,10年来峰会致力于绿色发展、践行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消霾梦成了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梦,也成了“绿色化发展改革”的催化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从加大机构建设和共建力度等方面持之以恒地支持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及其倡导的绿色化发展改革。今后,会将绿色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将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更好实现政、产、学、媒深度融合,促进中国绿色化发展改革。
10年来,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一直把探讨解决能源环境问题作为不变的初心,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加深了社会各界对我国能源和环境发展问题与趋势的了解,推动了绿色化发展改革,促进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经济及技术的国际间合作,为国家关于能源环境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峰会正在成为观察中国能源环境发展现状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高峰论坛举办期间,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于洋发表了题为“旧市场与新技术:美国电力市场的十字路口”的精彩报告。珠海凡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电力工程师王砚云就“售电公司利润风险和配网经营全过程管理实操性”问题做了深入阐释。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蒋庆哲、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原巡视员谢极、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共同启动了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新百千万万活动。
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林智钦表示,展望未来,峰会继续将绿色化发展改革,生态文明建设、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发展改革贡献力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