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社区环保,不仅应该满足基本生态环境要求,更需要通过“环保+”负载其他的功能,如社区文化、老龄服务、休憩养生等,使得环境之于人们的意义从“生存必需”上升至“生活必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奋斗的现代化是能够“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其中内涵不仅摒弃了过去“人定胜天”的人与自然对立观,还提升为从人民生活“需要”角度保护自然环境的人与自然相融观,这是一次巨大的环保理念飞跃。
为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在工业生产中加大资源利用、防污治污,更有价值的是“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生活观念,在万家灯火中描摹一幅幅未来的绿色生活图景。这对城市的基层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层面都提出了全新课题,有必要进行开创性探索。
在社区治理理论中,存在“社区营造”概念,其含义在于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完成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社区营造”,既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更能营造出“社区公共空间”,创造一些独特景观,充分整合“人、文、地、景、产”,让居民浸入所处空间生活中的历史和景观。
而对超大城市建设生态环保型社区,这种“营造”的理念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
社区覆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多元”是其本质,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家庭类型等等都在社区共存。这就使得社区的生态环保工作不同于工业环保、农业环保等,不仅仅是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更需要承载有益人体健康、释放美学价值、发挥生态系统功能等多重功能。这意味着,在社区营造生态,没有多少可以量化可以复制的标准,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和特色化。
合理利用社区空间,是实现绿色生活方式的最大抓手。以上海为例,土地寸土寸金,但经过土地集约整治和“五违四必”整治,部分存量土地重新聚拢,大量的社区空间再次整合释放,许多之前我们常见的小吃店、便民店被更新升级,其功能不再局限于提供食品或便民服务。这种“空间的打碎重聚窗口”,为构建新型生态环保社区提供了难得机遇。未来在社区进行环保实践,必须对所在的公共空间重新定位,例如社区文化中心、城市书房、白领驿家、睦邻点等都是形成现代化生态环保社区的载体。而为了常态化管理,未来的生态环保型社区,必须是现代法治社区,通过公平公开的法律规定资质证,形成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打造社区共同体。
而最大的一项挑战,便是如何让普通居民拥有“环保建设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传统意义的社区环保工作,比较重视环境要素的治理,例如良好的空气、周围黑臭水体的净化、小区植被绿化等。新时代的社区环保,不仅应该满足基本生态环境要求,更需要通过“环保+”负载其他的功能,如社区文化、老龄服务、休憩养生等,使得环境之于人们的意义从“生存必需”上升至“生活必需”。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环保而言,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环境需要外,必然追求“良好环境”所带来的附加值。而生态环境的体验感、获得感、归属感,正是“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内容。它们只能通过“自下而上”力量而获得。
上海的基层社区环保实践,在街镇层面,已经有党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等等载体,通过办活动、请社会组织服务等多种形式普及环保理念。然而,不少地方的辛苦努力,并未获得对等的成效。究其根源,可能在于没有找到合适途径。破解这一难题,有必要重新回到“环保社区建设究竟为了谁?”这一起点。我们需要在社区生态环保建设中,充分纳入居民意见,赋予身处其境的人真正意义的“决策权”,如规划、标准、管理条例等都能全程参与,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一点一滴的改变自己所处环境,并将“参与感”转化为“获得感”——其实,这也是检验今天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现代化的一块试金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栏目主编:朱珉迕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