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青
环保科技的价值日益凸现,而绿色信贷则牵动着国内各行各业的“神经”,这两大新闻亮点汇成本周环境报道的主旋律,加上美国账长保尔森的“中国环保之旅”,东盟部长级会议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跨境烟雾方面的共识,使本周环境报道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
环保科技力促发展
不断深化的节能减排等硬性指标迫使许多企业调整自己的整体战略,也有一些企业正是由于对环保科技的一贯重视,开始在这一战略机遇中展现风采。近日,国内各类新闻报道中常包含有关环保科技的成功事例,成为这一时期环境新闻的一个特点。
7月29日,新闻联播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中外合资企业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时的重要讲话:“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c c t v 还在题为“工业结构积极调整自主创新动力增强”的报道中介绍了北京和利时公司如何一举中标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仪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生产,以及山东齐峰集团如何通过加大投入、采用环保科技,从污染大户转变为零污染、零排放、高档装饰原纸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的企业。
中国化工报7月27日报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将重点开发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企业创造切实有力的“抓手”。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论坛表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推广包括氮肥行业污水零排放技术和合成氨节能改造综合技术在内的16项成熟的节能减排实用技术和工艺。
绿色信贷振动全国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7月30日向新闻界通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 人民日报、cctv、中国青年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金融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化工报、农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科技日报、大众日报、广州日报、西安日报、济宁日报、法制晚报、新浪、搜弧、中国水网、和讯网、中国金融网、北方网、湖北电视台、东方网等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美财长中国环保行受关注
美国财长保尔森近日的中国环保行受到中外媒体的特别关注。新快报7月31日推出“保尔森走访青海湖”的报道,介绍了保尔森此前一天对湟源县日月乡山根村的沼气、太阳能利用情况的考察和青海湖湖畔治沙种树工程的考察情况。
路透社7月31日也报道了美财长的青海环保行:“美国财长保尔森7月30日亲眼目睹了中国最大内湖地区扭转其环境退化的努力……他说,一个由中央政府资助的项目通过在沙丘和废弃的农田上植树造林,治理了沿青海湖不断扩大的荒漠地,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和冰川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青海湖的缩小和冰川的融化,可永久性地改变气流,给其他洲带来恶劣天气。同样,别处的碳排放也能促使青海湖的死亡。”
探究拯救太湖的关键
本周媒体继续深入探讨了拯救太湖的行动。南方周末8月2日推出拯救太湖专题报道“无锡:一个城市与污染的战争”。报道指出,“苏南模式”的另一面是严重的工业污染。无锡,这个太湖之滨的“苏南模式”代表,在与污染战斗十年之后,再次站到了治污的起点。这一次,在环保、土地、产业升级的三重压力之下,基层政府从阻力变成了动力。21世纪经济报道8月1日续写了太湖环保攻坚战系列报道,本期报道的题为“吴江环保新政:短信水质报告机制”,其编者按指出,在吴江实验中,部分取消了经济指标的考核而代之以环保指标的考核,发人深思。政绩观与大局观,仍是太湖环保攻坚战,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两个槛。
此外,本周媒体还作了其他方面的环境报道:东盟网站近日公布了第四十届东南亚国家联盟部长级会议联合公报,东盟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跨境烟雾污染方面达成了新的共识。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推出的题为“江苏攻坚:沿湖一公里建生态隔离带”和“治理淮河不能再靠修水坝、修大堤”报道,经济观察报推出的题为“节能减排大检查收官新政策着重系统性调控”报道,深圳特区报推出的“深圳盐田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报道,均显示出经济活动中环保联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