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石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精细化率不高等问题。11月9日,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在长兴岛正式启用,平台聚集了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在内的60多名科学家及2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目前,12个或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已经落地,将改变我省石化产业产品附加值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014年5月,我省开始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为全省首批九大共性技术平台之一,也是目前我省唯一的精细化工省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共性技术攻关具有一点突破、全盘皆活的作用,对行业的未来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
创新平台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组建。为提升技术转移和改善中试条件,2015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与长兴岛经济区签订校地共建协议,建设新基地,并打造“高校主导、政府支持、社会化运作”的新机制。
大连理工大学以本校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为主导,吸收大连化物所等研究院所的力量,组成一流科学家团队,从成熟的科研成果中优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落户平台,在实验设备、研究经费、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大连长兴岛经济区管委会专门组建了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科创服务公司,提供厂房、公用工程、配套服务设施等物理平台,推出了专项资金扶持、免厂房租金、免物业服务费等扶持政策,并引入基金等社会投资机构,与项目组形成互补工作关系。
平台组建了管理委员会,实行社会化运作。下设平台执行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吸收省内高校、院所的专家参与,提供从成果筛选,到技术转移、中试放大、资本对接、产业落地全过程服务功能,让科技成果能够加速转化、资本技术紧密对接、产业项目顺畅落地。
平台一期总投资约1.6亿元,包括厂房、公用工程、公共设备、检测中心等。平台配套专家公寓,提供拎包入住、班车通勤等服务。目前,该平台吸引了12个或填补国内空白、或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试项目进驻,带动近50家企业产品技术升级。其中,耐候激光打印彩粉、高性能碳基膜材料、药物化学中间体、分子筛膜分离设备等近半数的中试项目已经实现小规模产业化运用。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