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检查太阳能电池片。组图/记者辜鹏博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忙碌。
顶立科技自主研发的产品“全自动、智能化十八管还原炉”,它打破了美国、德国在相关产业上的垄断。 图/通讯员邓军旺
工业与生态,如何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是每一座城市都在积极探索的产业转型之路。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绿色模式已经成为了天心制造鲜明的标签,而这个过程,也将改变长沙南城制造业的未来。
潇湘晨报记者罗雅琪实习生郑孟君通讯员董劲邹峰长沙报道
10月16日下午,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红太阳”)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示范线车间,双面发电组件,半片高效组件……车间展示区内整齐排列着这条示范线上产出的光伏组件,区域正中央印有“绿色光伏”四个醒目的大字。
“这是今年1月19日拉通的生产线。”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岳文说,这也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人均生产效率最高、适应性最强、能耗最低的智慧型透明工厂。
“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结合,红太阳并非孤例,在长沙天心区,智能+绿色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不少工业企业生产的全流程中。
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在区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坚持推行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与高污染企业,发展绿色制造等产业,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实现低碳节能发展。
区委副书记、区长谢进在今年5月举行的园区发展专题会议上指出,天心经开区、暮云经开区两个园区产业发展要推动落后产能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要围绕智能制造、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精准招商。
效率提升
车间里人少了,工作也轻松不少
10月16日星期一,下午4时。红太阳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示范线生产车间内,焊接工人阳子回将太阳能电池片装进焊接机后,坐在监视器前,认真观测电池片的焊接情况。
全自动高速焊接机器人的手臂抓取、旋转,精准地将电池片与焊带摆放到指定位置,经过红外线加热后,传送带顺势向前移动,太阳能电池片便走向了下一道工序。
“以前,电池片焊接都是人工操作。”五年前,阳子回进入红太阳成为一名焊接工人,一直从事电池片焊接工作。在阳子回的印象中,没有这条示范线之前,他的工作从早上8点就开始了,“除开休息吃饭的时间,就是坐在车间机械地重复用电烙铁把焊带焊到电池片上的动作。”
阳子回说,那时候一个白班只能加工300至400块电池板,现在一个白班能加工1200块。车间里人少了,工作也轻松了不少,这是阳子回最直观的感受,“现在我只要看着就行。”
如今,有不少像阳子回一样的老员工感受着自动化带来的便利。
从自动焊接、自动层压、自动包装等三十余道工序,到最终完成入库,“示范线整个过程基本上实现了智能操作。”黄岳文作为技术总监,几年来见证了公司的技术升级。
“智能化带来的首先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大约提高了近50%。”从人力角度,黄岳文算了一笔账,传统100兆瓦的生产线上,需要约150人,“现在新线大概80人左右,少了将近一半。”生产效率提高后,“耗电耗能也相对减少了,管理成本降低了。”
智能生产
实现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对话
在红太阳,智能化带来的不仅是“机器换人”,它更多地实现了生产方式更大的可能,“其实,也就是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对话。”黄岳文说。
在高效光伏组件智能制造示范线车间的一间小房子内,有一块特殊的屏幕,屏幕上方显示着整个生产车间各项生产信息和质量信息,这就是红太阳自主研发的可视化生产管理系统。“它相当于一个主控室,设备的信息、状态都能在屏幕上呈现出来。”黄岳文说。
在他眼中,这算是公司颠覆传统的一项技术革新,“以前这些都是人工统计的,速度和正确率远远不及当下。”但可视化生产管理系统给黄岳文的“颠覆”还远远不止如此。
他举了一个例子,“我早上8点上班,用手机打开管理系统就可以随时监测生产信息。”而在这之前,车间里的厂长需要每天坐在车间里检查,“但现在,这些检查数据都是机器自动反馈的。”
高效与人性化在这条生产线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黄岳文认为,无论是智能制造侧重的提质增效,还是绿色制造要求的节能降耗,“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示范线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都在不断提高。”
绿色节能
节约用地在屋顶建设太阳能发电站
从某种程度上说,红太阳生产的光伏组件,是在帮助其他企业提高新能源的利用。“实际上,光伏组件本身就是绿色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是无污染的。”黄岳文认为,同时,它与绿色发展要求下推行新材料的想法不谋而合。
红太阳的另一部分产品是建造太阳能发电站。黄岳文介绍,“国内大规模光伏发电是在青海新疆内蒙古一带,但用电负荷都在东部地区,从西部发电送到东部,存在距离远、成本高的问题。”
所以,就近在有用电需求的地方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是现实的需求;另一个现实是,具有用电需求的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少,占地需要较高的成本,“从节约用地的角度考虑,在屋顶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是我们有效的方式。”黄岳文说。
他还介绍,“省内大部分光伏发电扶贫项目都在使用红太阳的产品,在农村地区,光伏组件可以装在池塘,与鱼类养殖业相结合,实现渔光互补,又或者装在田里,与农业大棚相结合,在尽量少的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实现农光互补。”
探访
雨水净化后用作工业冷却水
10月16日下午2时许,顶立科技园生产车间。约1000平米左右的厂房里,有一条还未完工的工业电炉生产线。从左至右依次排开的是气淬间、油淬间、退火间和超声清洗间,这是工业炉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的基本环节。
表面上看,这似乎与传统生产线没有什么不同,但厂房地面上凹下的几条车轨缝隙,却道出了这条生产线的特殊之处。“这里将来会有一台AJV小车,包括气淬、退火、清洗在内的环节,都由它来完成。”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兴龙指着车轨介绍。
“传统生产模式中,这些环节都是人工来完成,AJV小车的应用,在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和自动运输等方面实现了智能化。”谭兴龙说,这是顶立科技园区内第一条无人值守生产线,也是系统内第一条先进热处理数字化生产线,“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投入生产。”
绿色制造,在谭兴龙看来,是一个发展方向,“它包括节能、节材和节约人力,实际上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自动化程度。”
不仅仅是生产技术和产品的节能节材,顶立科技生产过程中也有自己的节约“小窍门”。在园区的一栋厂房楼顶上铺满的太阳能电池板便是其中之一,谭兴龙介绍,园区利用光伏发电供给自身用电需求,“用不完的就会上到电网,卖出去。”此外,下雨天,厂房楼顶储存的雨水也被另做他用,“收集的雨水经过净化之后,将进入园区的循环水系统,用作工业冷却水。”谭兴龙说。
记者罗雅琪实习生郑孟君
数据
20万
《关于振兴天心工业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对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给予企业20万元奖励,对获评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给予企业10万元奖励。
截至目前,天心区已有30家工业企业获得省市清洁生产企业认定。
规划
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支持新能源企业成长,从而构建低碳环保绿色的产业体系,是天心区产业发展的要求。“本质上而言,这对削减环境负荷,提升能源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心区经信局局长秦超说。
他认为,智能制造是绿色制造里的一个部分,从环保、节能、高效的角度来看,绿色制造比智能制造的要求更高,也更为广泛。
就整个长沙而言,开展两型企业认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围绕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每年长沙市在天心区认定一家两型工业企业,天心区每年认定大概两到三家。”秦超说。获得“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认定的工业企业,长沙市和天心区都提供了奖励和政策扶持,天心区经信局副局长罗群峰介绍,“同时,针对近期出台的‘长沙工业30条’,天心区出台了配套文件工业21条政策,推动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品牌。”
下一步,天心区将继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这包括引导企业树立清洁生产意识、对企业进行评估、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三个方面。”罗群峰透露。对企业进行评估,就是通过专业机构对企业的生产状况、环保状况、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设置清洁生产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和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天心区已有30家工业企业获得省市清洁生产企业认定。“对于这些企业,政府都给予了10万以上的补贴,补贴额度依据企业改造水平的程度来划分。”罗群峰说。
记者罗雅琪实习生郑孟君
解读
企业是绿色制造发展的先锋
“绿色制造,是绿色湖南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湖南经济持续发展的意义巨大。”湖南省绿色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刘解龙教授认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制造战略,需要联合政府、企业、市场、大众“四位一体”统筹协调、群策群力。
“绿色制造,重点是企业,企业应该承担先锋队的责任。”他表示,企业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方面都应该主动承担绿色转型的使命,“谁在转型领先,谁就能抢占先机。”刘解龙建议,企业应加快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力争尽早取得绿色技术的突破,只有创新发展才能赢得盈利空间。
就政府的引领作用而言,刘解龙分析,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的绿色转型创造良好条件,“这样有利于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此外,刘解龙认为,绿色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绿色消费、生活方式都要进行改变,“只有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才能最终引导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记者罗雅琪实习生郑孟君
保护
实施工业项目清理整治
保护环境,实施工业项目清理整治,是生态产业发展的另一大举措。
今年上半年,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湖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在给天心区反馈的问题中提及,天心区需要退出绿心地区工业项目共计295家,已关停退出29家洗沙场、混凝土搅拌站等类型的企业,尚未关停退出266家。
尚未退出的工业项目主要包括砖厂、采砂厂、采石场、搅拌厂、水泥厂、建材厂和生产小作坊。“这类工业项目一方面造成水污染,另一方面会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罗群峰说。针对交办问题,天心区已出台方案,对工业项目退出问题作出了具体安排。
根据方案,暮云经开区管委会、暮云街道办事处、南托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心地区存在的工业项目按照成规模企业和一般砖厂、采砂场、搅拌厂、水泥厂、建材厂、加工作坊等细化分类,尽快完成绿心地区工业项目情况的全面统计清理。
同时,天心区将研究制定相关产业退出引导政策,通过停止续证、自然淘汰、企业转型、关停退出、另行选址等方式,一企一策,科学合理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在2018年12月底完成绿心地区全部工业项目专项清理整治及退出。
记者罗雅琪实习生郑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