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内,巴里坤湖畔所有化工企业将全部退出生产。”8月26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委书记韩雪峰告诉记者。
当日,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转交的“新疆哈密红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巴里坤联营化工、新疆巴里坤红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巴里坤新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巴里坤石化二厂、新疆巴里坤奎苏化工厂等企业硫化碱车间无组织排放,烟尘、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常年向巴里坤湖流域倾倒碱泥,污染湖水;运输车辆抛洒碱泥,产生扬尘;硫化碱脱硫产生的大量废物倾倒在周边或者挖坑填埋”的转办件,记者来到巴里坤湖北岸进行实地探访。
记者看到,从所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的新疆哈密红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路向西,至巴里坤化工园区,10多公里长的区域内,分布着七八家化工企业,大部分处于停工状态。在靠近湖岸的位置,堆积着大大小小十几处灰白色的矿渣(碱泥)堆,风一吹,矿渣堆上就会腾起黄灰色的烟尘。
在巴里坤石化二厂,巴里坤县委副书记刘曙平向记者介绍,这几年巴里坤一直在整治巴里坤湖畔的化工企业。这里的化工企业都是依托巴里坤湖中的芒硝资源而生存,也为当地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但是大规模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固体矿渣和烟尘污染。为此巴里坤从2010年就开始对化工企业进行淘汰、整合和环保设施的升级换代,最终留下6家达到当时环保要求的企业入住化工园区(不包括兵团的红山化工)。
2013年,针对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巴里坤启动了芒硝及以芒硝为资源的化工企业的改革转型,目的是为最终退出做好准备。去年底,该县对排放不达标的化工企业进行停产整治,要求企业根据新的环保标准升级环保设施。今年5月,部分企业完成了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但经环保部门检测,这些企业的脱硫设施依然不稳定,因此直到目前所有企业仍处于停产状态。
在此期间,县委县政府经多方论证,痛下决心决定撤出巴里坤湖畔的所有化工企业,制定出台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化工区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通过三年时间,让化工区内符合生产要求的企业逐步退出,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企业直接关停;部分煤焦化企业和转产的硫化碱生产企业搬迁进入西部产业园区或三塘湖工业园区。《方案》于今年7月7日以政府文件形式印发全县。
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件中所提到的污染问题,韩雪峰说,烟尘污染还可以通过升级脱硫设施得到部分解决,但五十多年来累积产生150万吨左右的固体矿渣,则是巴里坤县委县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
“但是,为了保护巴里坤湖及周边的湿地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遗留的环境问题。我们将对原化工区周边的湿地进行治理和修复,对遗留的矿渣,先用沙土覆盖,后期计划采取生物—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开展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及围栏,待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成熟后,再进行资源利用,达到‘以废养废、变废为宝’的目的。三年后,巴里坤湖会再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风光。”韩雪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