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限塑令”标准未必环保
6月7日,在西宁市规模最大的超市北京华联西宁花园店,顾客于玉荣正在结账。158.2元的物品,她买了两个0.3元的大号塑料袋才得以装下。 “花点钱买塑料袋倒没什么,可是买回来的塑料袋真环保吗?”于玉荣对记者说。
不止于玉荣有这样的疑问——我买的塑料袋环保吗?
记者从青海省质检局法规科了解到,塑料袋分为塑料购物袋(普通塑料购物袋)、降解塑料购物袋、淀粉基塑料购物袋3种。6月1日以后生产的符合“限塑令”标准的塑料袋,其外观上会标明该塑料袋属于上述哪种购物袋。
记者在西宁许多超市发现,消费者结账时购买的塑料袋,均仅标示为“塑料购物袋”。由于“限塑令”并未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和销售,因此西宁许多超市出于成本等方面考虑,均未选择可降解塑料袋。
西宁市垃圾处理公司经理周明说,普通塑料袋非常难降解。深层填埋后,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厚度大于0.025毫米以上的普通塑料袋,因其厚度大,这个时间就更长。
相比之下,降解塑料袋和淀粉基塑料袋降解速度更快,也更环保。然而,降解塑料袋只会使塑料提前裂化、粉化,降解后的塑料分子依然会与土壤结合,造成土壤板结、沙化、农作物减产;淀粉基塑料袋也只能做到“半降解”,“白色污染”的隐患依然存在。
“不是所有花钱买来的、符合‘限塑令’标准的塑料袋就等同于环保塑料袋。真正环保,还需大家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周明说。
“限塑”只能局部遏制“白色污染”
“我国旅客平均每年要消耗一次性牙刷3.8亿支,即每年产生废旧单色聚苯乙烯1800吨。生产这些一次性牙刷需7600万元,回收这些单色聚苯乙烯需1000万元,这样我们每年就要为这些一次性牙刷耗费8600万元,由此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及环保压力。”
这段话出自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组织的公益活动“带一支牙刷去旅行”的倡议书。通常,提起“白色污染”,人们首先想到刮风时漫天飞扬的塑料袋,像一次性牙刷这样的“白色污染”却常被忽视,也不在“限塑”之列。
“白色污染”正是在我们不经意的细节中被“制造”出来。一次性拖鞋、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梳子是旅店、宾馆的“标准配备”;一次性塑料碗、塑料口杯、塑料薄膜餐布是餐馆、酒店贪图便宜与方便的必然选择;书报亭常见杂志外面那层亮晶晶的塑料包装;超市常见包装速冻食品的塑料托盘;林林总总的塑料药瓶、饮料瓶、洗涤液瓶、食品包装、工业包装……
据了解,塑料制品是生活废弃物中最难处理的部分之一。垃圾处理公司在清除废旧塑料制品时,主要采取焚烧和填埋。然而,建一个垃圾焚烧厂是建同规模填埋场投入的20倍,焚烧还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塑料制品填埋需占用大量土地,并且上百年才会分解。
周明介绍说,“限塑”前,西宁仅每年填埋的塑料袋就约占所有填埋垃圾总量的3.4%,在“数量最大的填埋垃圾排行榜”中排第二位,每年都占用大量土地。“占地25公顷的刘家沟垃圾填埋场,仅用了6年就不够用了,必须在今年年底进行扩建。”
减少“白色污染”还需从细节做起
西宁市民田占清是一家装饰建材厂的司机。3年前他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出差时所见到的一幕至今让他感动不已。
在集市上,他看到所有的商贩都没有塑料袋,人们买东西大多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