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企业的报道
“这些都是全国各地预订的产品。”5月中旬的一天,在溧阳一家企业的厂区里,董事长罗春龙指着摆放在车间里的污水处理核心设施离心蒸汽压缩机说,本来,企业的初衷是为节省成本,没想到“误打误撞”进入一个全新领域,“生”出一个全新企业,而且产品替代了进口产品,企业也因此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
就在5月上旬,这家企业首次现身亚洲规模最大的环保展——第十八届中国环博会,吸引一大批企业的目光,收获一张张订单。
这是怎么一回事?身为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产业教授的罗春龙说起来龙去脉——
2002年,作为招商引资引进的企业,江苏维多在溧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企业主要生产食用甜味剂。由于用水量很大,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一直很高。2006年,他们听说德国一家企业生产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很先进,比传统污水处理节能60%—90%。企业原打算购买,不过一打听,设备本身要400万元,8个月后才能到货,到货后,安装调试也需要很长时间。更重要的是维修服务成本很高,每天需要1000欧元左右。作为工学博士的罗春龙就想,既然企业对污水处理某些关键技术的需求是明确的,那么,能不能自己研发、制造这样的环保设备?
罗春龙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就在这年,这家食品企业决定研发环保设备,聘请了这一领域的国内外有关专家。一晃两年过去了,科研团队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技术突破。企业不同于科研机构,科技研发是要算经济账的,讲究的是投入的回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一般来说,如果两三年内不出成果,多半会放弃。不过罗春龙没有,科研团队研发照旧进行。坚信能够研发成功的罗春龙,在2008年就注册了一家环保技术企业——德维透平,也就是说,作为食品企业的江苏维多,“生”出了一家生产环保产品的企业。
专家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企业一直坚持研发,团队也一直在努力,2011年,研发终于成功。“为了这项新技术,我们用了整整5年时间,投入2000万元。”罗春龙说,简要介绍这项新技术的特点,那就是:传统技术处理污水的能耗很大,现在大大减少。
经过自己企业一段时间使用后,有关数据出来了:用这种新技术新设备,可以节能67%左右,一年下来可为企业节省500万元,更重要的是,污水处理水平大大提高。罗春龙试着将这个产品推向市场。他采取的办法是:先给需要的企业免费送去、免费装上、免费使用,企业感到满意后再付钱。由于拥有核心技术,而且这一技术很实用,很快打开市场。到今年为止,除海南和台湾没有德维透平的产品外,其他所有省市自治区的大量企业使用了这一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最初几年企业发展速度简直太惊人了,每年产值呈几何级数增长,完全不是传统企业所能想象的。”罗春龙说,即使到了现在,产值的基数很大了,今年的增长仍然能达到30%左右。企业不仅卖核心设备,还提供整套设备,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量身定做。
“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的产品替代了进口产品。”罗春龙说,如果当时企业买了外国设备,那么国内这一领域的技术可能至今还不能突破,众多需要处理污水的企业,设备成本依然不能降下来。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在德维透平的污水处理设备面世以前,国内同类型产品被国外企业垄断,价格上、后续服务上都是生产企业说了算,尤其是售后维修,外国企业员工从上飞机那一刻起就算工作时间,直到回国下飞机为止。德维透平的产品面世后,外国企业无奈下调产品价格和后续服务费用。但即使如此,德维透平仍然牢牢占据优势地位:外国同类产品的安装调试至少需要9个月,德维透平只要3个月。更关键的是,尽管外国企业把每天的维修服务费用下调到六七百欧元,但用户必须先支付一笔款项,而德维透平对国内用户一般不收取后续服务费用,承诺24小时内维修技术人员就可赶到现场,因此,竞争优势明显。
“当初‘一不留神’进入到环保产业领域,现在我们尝到创新的甜头了。”罗春龙说,企业目前常年保持同时有六七个安装调试现场的生产规模。下一步,企业想进军废气处理领域,瞄准的当然还是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本报记者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