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煤文章 打好能源牌
——贵州省力促能源工业脱胎换骨
从今年起,省级财政将连续四年每年拿出10亿元,推进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这是我省力促能源工业脱胎换骨的具体措施之一。
记者从5月23日召开的全省能源工业转型发展会议上获悉,我省将强力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做好“煤文章”、打好“能源牌”,加快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大力构建现代新型能源工业体系,加快建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为全省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保障。
构建煤炭、火电、水电利益共同体
贵州是南方重要能源基地,也是南方唯一的产煤大省。能源工业,自然是贵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省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5个百分点。2016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4%。由此可见,能源工业对贵州发展大局具有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
站在全省大局看,充足的电力供给和电价竞争优势,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据悉,去年以来,我省抓住作为全国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省的机遇,把降电价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极大增强了招商引资吸引力,有效降低了企业用电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对此,省里认识深刻,态度鲜明,表示实行低电价、保持电价竞争力是贵州优势所在,是全省发展大局所需,必须保持定力、坚定不移。
从客观上看,受电煤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发电企业的成本也在增加。从深层次分析,我省能源工业运行机制长期未理顺,一直困扰着能源工业的发展。业内人士分析,煤炭、火电、水电三方陷入长期利益博弈,各方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生产经营,政府对能源工业的调控也较为疲软。此外,还存在煤炭生产方式粗放、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火电机组容量普遍较小等问题。
正确处理好煤炭、火电、水电之间的关系,加快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成为推动我省能源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种背景下,《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方案明确,要形成煤炭、火电、水电利益共同体,打通煤-电-用产业链,提高能源工业整体防风险能力,做大做强能源工业,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具体而言,在实现水电和火电的均衡稳定供应方面,开展水电火电发电权交易,合理分配西电东送计划;在稳定煤炭生产方面,增加汛期电煤储备,保证火电最低开机和最低日进煤量,保证煤炭最低日产量;在降低能源供应价格方面,相对固化电煤供应价格,最低限度降低企业用电价格。
4年投入40亿元治煤
煤炭工业是我省能源工业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能源工业转型升级的“当头炮”。如何做好“煤文章”?我省将把煤炭工业作为能源工业的基础打牢夯实,举全省之力淘汰落后产能,培育释放先进产能,到2020年,形成全省煤矿全部为30万吨/年及以上、基本实现机械化开采、全面实现智能化控制、稳定保障电煤供应和其他用煤需要、符合集约安全高效绿色要求的现代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首先是坚决限期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三年攻坚行动”,今年全部淘汰退出9万吨/年煤矿,2019年底前全部淘汰退出15万吨/年煤矿和21万吨/年煤矿,计划三年累计关闭退出煤矿439处、产能6708万吨。
同步进行的是加快培育释放先进产能。未来几年,将累计改造提升和建设完成257处煤矿,到2020年,全省煤炭年产量达1.92亿吨。
我省还明确按年度落实电煤生产供应计划,切实落实煤电企业电煤供应中长期合同,完善电煤储备制度。此外,还将大力推进煤炭绿色开采高效利用,开展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矿井水综合利用。
对于加快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今年起,省级财政将连续四年每年拿出1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煤矿淘汰落后产能、智能机械化改造和煤层气利用奖补等事宜。
提高政府调控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将推动国有资本有序进入能源工业,全面梳理省政府在全省煤炭、电力行业中的资产,明确省政府的代理投资人主体责任,对重点电力企业增加持股比例。
此外,我省正在研究建设省级能源调控及投融资平台,加快集中煤炭、电力等领域的省级国有资本控股权益,增强对煤炭、水电、火电的调控能力。
在强化对煤炭价格的调控方面,将开展煤炭、电力成本调查核算工作,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核定输配电价,对输配电成本进行严格监审,促进电网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我省还加强资源管理能力,对于关闭退出煤矿的剩余资源、新增资源,明确要求要向大型省级能源公司倾斜配置。同时,推动煤电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鼓励煤炭企业、发电企业通过资本注入、股权置换、兼并重组、股权划拨等方式推进煤电联营,形成利益共同体。(记者 成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