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云南大理减贫重环保古村摆脱消失厄运焕

    云南大理减贫重环保古村摆脱消失厄运焕生机

    来源: 中国新闻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7-05-25 访问:
        图为仍在古村中居住的老人。 张丹 摄

      中新网大理5月25日电 题:云南大理减贫重环保 古村摆脱消失厄运焕生机

      中新网记者 张丹

    图为古村中一些空置的老宅年久失修。 张丹 摄

      萂村唯一的摄影师赵彪于2004年在村里拍摄了作品《变》。照片中,一栋新建的小洋房与其后面的整片古村形成鲜明对比。“这张照片还在县里获了奖,古村里的新房就是从那时起才陆续出现。”

      萂村位于大理州宾川县,是一座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白族村落,由于道路崎岖与世隔绝,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村落格局。剪纸、刺绣、纸扎等非遗手艺也在这里传承不息,2014年被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

    图为没有厨房的老宅已不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张丹 摄

      “虽然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无可厚非,但我确实不太喜欢这种改变。”赵彪说,上世纪90年代他拍摄萂村全景,古村面貌与坝区田园相映成画,十分和谐。“但现在,昏黄斑驳的色调中时常夹杂着突兀的新式豪宅。”

      段德胜家贴满瓷砖的三层小楼位于古村核心区。“原来的房子大概一百多年吧,就三间,三个孩子陆续长大,不够住。”2013年,段德胜大刀阔斧地拆旧建新,对新居甚是满意。

    图为古村风貌。 张丹 摄

      傍晚,村民张映团在门廊下生火做饭,由于长期烟熏火燎,木质门廊被熏得焦黑。“老宅最大的不便就是几家人共住一个院子,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左邻右舍都陆续搬出去了,空置的特别多。”从事建筑业的张映团特别喜欢老房子的韵味。“你瞧这重檐、照壁、门上的木雕多别致,拆了、空了就废了。可如果按传统白族风格建新房,造价起码是普通住宅的两倍。”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村萂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思维意识,对历史遗存产生了较大冲击。”宾川县文化馆馆长贺春海说,加上村民对古建筑缺乏保护意识,年久失修、建设杂乱无章、侵占严重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国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留下了大量承载传统文化的古村落,目前正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图为古村中新建的“豪宅”。 张丹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表示,不能以破坏长期存在的人文环境换脱贫。最理想的做法是,将扶贫方式与保护性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30公里外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洱海保护也让萂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宾川县扶贫办主任史强表示,萂村正在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扶贫之路,比如依托古村落保护发展旅游扶贫,生态保护建设扶贫等。

      贺春海说,萂村的整体布局体现了白族人民世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萂村背山面坝,溪流源头一分三股随路边沟壑流入村中,水井遍布全村。既有良好日照、也有大面积农作区、同时解决了整个村庄用水、排水问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空间载体。

      宾川县延续这一思路,由住建、文化、环保、旅游等多部门联动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按照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对萂村古村落进行分类保护。确定重点保护民居及保护民居两种保护对象,实施挂牌保护。同时保护现有农田及田园景观、现有农田耕作方式、村庄原有空间格局、以及外围环境的完整性。

      据了解,从2014年至今萂村陆续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传统民居的室内改造,修复青石板路、古碉楼,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

      2015年萂村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旅游扶贫试点村。借此机遇,萂村还计划打造集历史遗迹游览、生态民族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民俗旅游村落。

      宾川县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萂村发展旅游区位优势突出。萂村向北和向西19公里可到洱海边挖色镇和海东镇,西北两线都与环海路、大丽高速公路和香格里拉铁路交汇,向北40公里可达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鸡足山。随着宾川西部片区旅游景观环线发展,依托大理洱海——宾川鸡足山旅游文化长廊,将有大量的潜在客源。

      “我们力争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年人均创收1.5万元,实现旅游脱贫的目标,让古村再次焕发生机。”萂村党总支书记赵信林信心满满。(完)

    责任编辑:向昌明 SN123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环保部:各省会城市环监设施将对公众开放
    下一篇:没有了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