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北京3月30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世昕)重污染天应急预案不科学难落实;部分企业违法排污并拒绝检查,性质恶劣;一些企业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造假……这些严厉的批评来自环保部的一份督查报告。
2月15日~3月18日,环保部会同京津冀鲁豫晋等地,组成18个督查组对华北地区的治霾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督查。上述这些问题来自260名督查人员对8500家单位的督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企业有3119家。
应急预案居然是抄袭的
制度重污染天应急预案,本来是为了削减不利天气对污染的加码,但督查组在一些地区发现,由于不科学难落实,应急预案成了摆设。
环保部今天发布的督查信息称,天津市应急预案对66家重点供暖单位提出应急减排要求,但实际中难以落实,因为供暖季是不可能不顾民生而减排的。
还有,廊坊市固安县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制定应急减排措施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焦作市工信部门对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审核不严,企业应急减排管控标准不统一。
除了不科学外,一些地区的应急预案还存在不真实的问题。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管理局编制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照抄照搬其他地区预案,正式印发的文件中,甚至还出现其他区县地名单位。还有一些地方将“僵尸企业”或停产状态企业纳入应急停限产名单。
还有的地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没有按要求及时修订调整,衡水市各区县、相关部门沿用2014年应急预案要求,太原市古交市和清徐县沿用2013年的应急预案。
有措施,不落实
尽管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出台了治霾的长效措施,但有相当一部分措施是纸上谈兵。
一些地方承诺燃煤锅炉要“清零”,但督查发现,多数地区仍在使用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有的地区监管不严,小锅炉未入台帐或清零不彻底。保定市有20个县(市、区)尚未完成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任务。
另外,部分地区 “散乱污”企业底数不清,整治力度不够,淘汰取缔不到位。北京市近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远郊村“散乱污”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石家庄市存在大量小型制造企业,基本无治理设施,冒黑烟、无组织排放比较严重。邢台市宁晋县河渠镇两个村范围内存在8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大多采用单段煤气发生炉,没有废气处理设施。鹤壁市多家“小散乱污”清单内的碎石加工点、采石场、小水泥等企业未取缔到位。
2016年上半年,环保部就已经确立了京津冀要实施冬季错峰生产,但天津市工信委落实错峰生产动作慢,直至2016年10月下旬才下达水泥、铸造、砖瓦窑行业“错峰生产”工作方案,津南区纳入“错峰生产”企业名单的34家铸造企业中有17家从未实施“错峰生产”。
济南市部分区县未将水泥粉磨站、铸造等企业纳入错峰生产名单。
多家企业污染严重且拒绝督查组检查,环保部点出了这些企业的名字: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天津大真空有限公司、廊坊市安次区富智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保定市徐水区再实铸造有限公司、唐山市平乡县亚克西车业有限公司、沧州市孟村县环宇扣件有限公司、太原市经济区山西瑞福来药业有限公司药厂、郑州市航空港区河南大有塑业发展有限公司、鹤壁市淇滨区鹤壁旅游综合体项目工地等。
企业造假数据 政府不作为
此次督查还发现两个突出问题,企业造假监测数据,地方政府对治霾不作为。
督查组通报说,石家庄市河北阔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河北力马燃气有限公司、石家庄泛洲环保仪器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的河北泰恒陶瓷有限公司、石家庄玉晶玻璃有限公司、无极县阳煤集团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鹿泉区曲寨水泥有限公司、河北敬业钢铁集团、石家庄柏坡正元化肥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存在在线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故意造假等问题。保定市中节能保定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临汾市隆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也存在监测数据失真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环保不作为、乱作为情况仍然比较多见。石家庄市未对市直部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考核,一些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部署、不落实;市长办公会议纪要要求市环保、规划、交通、发改、国土、财政等部门为企业在建成区新上燃煤锅炉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办理各项手续。
邢台市部分区县党委政府仅以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导致一些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临汾市信委、住建局、商务局、质监局、市煤炭工业局等多个部门没有落实环保责任。德州市部分县级经信、环保、住建、国土等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不落实错峰、应急停限产要求的企业、建筑工地,以及“散乱污”企业、粘土砖瓦窑等违规违法排污行为不查处、不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