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今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
在“《巴黎协定》:前进还是后退?”的分会场讨论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杨华指出,当前全球能源正在经历六个化的深刻变革,即能源供需的宽松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能源格局的多极化,能源治理的复杂化,能源安全的多元化,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
杨华认为,在《巴黎协定》的推动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更加多元化。所以《巴黎协定》的实施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并不是化石能源的末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仍将为人类发展贡献光和热。
以下是发言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24号正式生效,这在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历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协定勾勒出了全球环境和发展的新秩序,把人类发展装进了环境的笼子,不仅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纪元,也将进一步推动世界能源格局的重塑。
全球气候变化之所以成为话题,是因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特别是近代工业化以来,这种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环境和气候经历了从漠视到关心,从掠夺到保护,从各自为战到携手共治的过程。《巴黎协定》规定了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确定了温控的具体目标,2度,它凝聚了当前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基本共识,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公共品属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人类真正第一次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虽然《巴黎协定》的实施依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甚至具有极大的挑战,但我认为从长远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个大势是不可逆转的,《巴黎协定》的最大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找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缓能源消耗对环境外部性影响的可行环境,因此它不是终点,而是走向新的光明大道的起点。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些古老的智慧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学会善用能源,呵护环境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也是一个开放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对《巴黎协定》采取的态度和立场,所设定的2030年的行动目标充分展现了大国的风范和责任担当。能源和环境关系如此密切,所以从本质上讲,《巴黎协定》是一项能源协定。
当前全球能源正在经历六个化的深刻变革,即能源供需的宽松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能源格局的多极化,能源治理的复杂化,能源安全的多元化,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在《巴黎协定》的推动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是更加多元化的,各种能源形式都会在其中发挥作用。所以,《巴黎协定》的实施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并不是化石能源的末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仍将为人类发展贡献光和热。
当前,中国将以化石能源清洁化和清洁能源规模化为发展方向,稳步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减排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清洁、高效、稳定,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作为支撑,中国的能源禀赋和终端用能结构决定了化石能源仍将占据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油气在中长期内依然是我们的主体能源之一。
作为一家以油气生产为主业的公司,中海油关注能源的生产,同样关注环境的保护,我们认识到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中国率先发展液化天然气产业,至今累计引进LNG(液化天然气)超过1亿吨,成为全球第二大主力LNG供应商采购商。在沿海多省市建立了LNG接收站和输气管网,进后将在天然气发展上投入更多。作为一价位社会提供清洁高效能源供给的企业,《巴黎协定》的生效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挑战,更多是发展机遇,我们愿意国内外企业携手同心,共谋发展,谢谢大家。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经济峰会”,今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
在“《巴黎协定》:前进还是后退?”的分会场讨论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董事长杨华指出,当前全球能源正在经历六个化的深刻变革,即能源供需的宽松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能源格局的多极化,能源治理的复杂化,能源安全的多元化,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
杨华认为,在《巴黎协定》的推动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更加多元化。所以《巴黎协定》的实施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并不是化石能源的末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仍将为人类发展贡献光和热。
以下是发言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24号正式生效,这在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历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协定勾勒出了全球环境和发展的新秩序,把人类发展装进了环境的笼子,不仅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纪元,也将进一步推动世界能源格局的重塑。
全球气候变化之所以成为话题,是因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特别是近代工业化以来,这种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环境和气候经历了从漠视到关心,从掠夺到保护,从各自为战到携手共治的过程。《巴黎协定》规定了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空间,确定了温控的具体目标,2度,它凝聚了当前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基本共识,反映了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公共品属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人类真正第一次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虽然《巴黎协定》的实施依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甚至具有极大的挑战,但我认为从长远看,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个大势是不可逆转的,《巴黎协定》的最大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找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缓能源消耗对环境外部性影响的可行环境,因此它不是终点,而是走向新的光明大道的起点。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些古老的智慧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学会善用能源,呵护环境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也是一个开放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对《巴黎协定》采取的态度和立场,所设定的2030年的行动目标充分展现了大国的风范和责任担当。能源和环境关系如此密切,所以从本质上讲,《巴黎协定》是一项能源协定。
当前全球能源正在经历六个化的深刻变革,即能源供需的宽松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能源格局的多极化,能源治理的复杂化,能源安全的多元化,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在《巴黎协定》的推动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是更加多元化的,各种能源形式都会在其中发挥作用。所以,《巴黎协定》的实施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并不是化石能源的末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仍将为人类发展贡献光和热。
当前,中国将以化石能源清洁化和清洁能源规模化为发展方向,稳步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减排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清洁、高效、稳定,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作为支撑,中国的能源禀赋和终端用能结构决定了化石能源仍将占据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油气在中长期内依然是我们的主体能源之一。
作为一家以油气生产为主业的公司,中海油关注能源的生产,同样关注环境的保护,我们认识到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中国率先发展液化天然气产业,至今累计引进LNG(液化天然气)超过1亿吨,成为全球第二大主力LNG供应商采购商。在沿海多省市建立了LNG接收站和输气管网,进后将在天然气发展上投入更多。作为一价位社会提供清洁高效能源供给的企业,《巴黎协定》的生效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挑战,更多是发展机遇,我们愿意国内外企业携手同心,共谋发展,谢谢大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我要反馈 保存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