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晓伟;编辑 于姗姗】值此国际三八妇女节之际,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遴选出2017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Distinguished Women in Chemistry/Chemical Engineering Award),全球12位女性科学家获此殊荣。颁奖仪式将于2017年7月14-19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IUPAC第46届学术大会上进行。
获奖的12位女科学家包括中国2位,美国2位,日本、西班牙、德国、俄罗斯、巴西、瑞士、波多黎各、澳大利亚各1位。中国的两名获奖者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于吉红教授和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吉林大学校友迟力峰教授。两位教授都是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毕业的杰出女科学家。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 IUPAC)于1919年在法国巴黎成立,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化学组织。截止目前,该协会有附属会员国(National Adhering Organization)57个、观察员国(Associate National Adhering Organizations)1个和相关专业协会组织31个(Associated Organization),以及各国化学相关领域的公司会员58个(Company Associates)。其工作主要包括对全球化学和化学工作者制定必要的规则和标准,如化学元素的确认与命名,物质量的定义、测定方法和认定,化合物的命名法则,乃至化学工作者应遵守的科学道德准则和化学教育标准等;促进各国化学工作者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年轻的化学工作者;普及化学知识;开展化学安全教育;促进化学科研成果为人类福祉服务等。
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于2011年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奖项,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化学化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工程师。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不接受个人申请,需由三位知名学者独立提名并推荐获奖人。评奖委员会根据世界范围内的被提名人其在化学基础研究或化工应用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或在化学科学领域展示的突出领导和管理才能,进行最终评选。
于吉红教授于1985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分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师从徐如人院士。1995年博士毕业后留校。1996年至1998年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和日本东北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受邀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现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Chem. Sci.副主编,国际分子筛协会理事、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筛纳米孔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在能源环境和先进材料领域的应用。迄今,在包括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主编著作4 部、合作出版著作3 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全球华人无机化学“Bau Family Award",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及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111计划”引智基地负责人。
迟力峰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 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9年博士毕业于德国Goettingen大学,回国前任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所及德中纳米中心教授,2003年至2011年任吉林大学超分子材料与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2012年至今任苏州大学教授。迟力峰教授研究方向为界面组装及纳米表征。迄今,已在包括Nature, 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20余篇。迟力峰教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青年合作基金”(杰出青年B类)、德国北威州教授资格奖学金(Lisa-Meitner奖),入选国家"千人计划"。迟力峰教授是多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是Langmuir, Small, ACS Nano, Adv. Mater. Interfaces 等杂志editoral board的成员,并任德国洪堡基金,欧盟第七框架纳米材料专项的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