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2016-12-07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几位清华学子,他们学以致用,毅然投身于曾经不被看好的环保行业,一干便是十余载。如今,他们依然不忘初心,抱着对环保事业的满腔情怀,希望为造福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刘宇兵:执着坚守20载 把环保事业进行到底
90年代,四位清华学子毕业后南下广州创业,摸索着要做出一份“有价值、有前途”的事业。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接触了环保领域,凭借自动化的专业背景,开始了环境监控仪的研发。这便是广州市怡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
回忆起最初的十年,怡文环境董事长刘宇兵坦言过程很痛苦:“尽管环保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并不慢,但当年仍面临着起步低、体量少、投入不足、行业划分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期间也出现了房地产、股市、互联网等热点。”但是,这并没有动摇他们的选择。
“这种坚持,是根植于最内心的一致,那就是对这份事业的认可。”刘宇兵说:“从价值层面来看,这是一个有良心的、可以造福人类的行业;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有巨大回报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业。”
如今,怡文环境已经形成了包括环境监测设备研发生产、环境监测第三方运营服务以及PPP项目等在内的主营业务,在全国设立了七大中心办事处、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客户服务网络,并在今年4月正式挂牌新三板。
此外,刘宇兵还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目前,怡文环境正在致力将环保设备从工业领域引进到民用领域。“我们正在寻求新的材料、新的方法进行突破,把仪器小型化,再与手机等载体相结合,让人们可以实时监测到日常所接触的水、空气的状况。”
冯愚斌:创新处理城市垃圾 还大地碧水蓝天
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冯愚斌,先后在大学教师、综合设计院、政府官员的岗位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期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垃圾与日俱增,而以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则加剧了生态的破坏。他认为,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是未来之路。经过思想斗争,冯愚斌于2000年辞去公职,毅然下海。
“城市垃圾资源化难点在哪里?我在许多城市实地调研,发现与金属、纸张、玻璃、餐厨等可资源化的种类比较,废塑料占垃圾总量比例超过30%,但种类多、分类难、形态复杂、技术缺乏、再生过程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于是,冯愚斌创办了广东致顺化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城市垃圾处理中的废塑料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冯愚斌回忆,公司成立时废塑料处理行业处于小作坊遍地、污水废气乱排、装备落后、再生塑料产品无序的状况,他对整个产业链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决定以科技创新入手,创建达到处理过程卫生环保、可复制推广的废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系统。
经过十多年的耕耘,目前公司员工80%有高等教育背景,科技人员占比超50%。致顺公司形成了贯穿废塑料回收再生利用全过程、包括成套制造装备、制造过程控制、污水废气处理的多个标准模块,并形成循环经济产业成套设备研发制造、新材料制造、城市可循环资源回收模式等三大实业板块,及一个集项目孵化、技术研发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获批国内外逾百项专利。
如今,致顺公司已在广州、利川、榆林、广元等海内外城市进行模块复制、建成合作工厂,与北京市、宜昌市、太原市等10多个城市签有合作意向。谈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冯愚斌说:“废塑料再生行业有过千亿的商机。致顺公司即将启动股改,计划于明年挂牌新三板市场,以寻求资本市场支持;通过公司的技术输出,借助资本力量,在全国大中城市推广,为祖国绿荫大地、碧水蓝天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