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保部:将组建专家委员会评估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可靠
新京报讯(记者王硕)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监测数据到底可不可信?监测部门自己说的算吗?近日,环保部印发了《“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将参照美国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权威专家组建“国家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干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德黔解释说,一年的监测数据出来了,到底准不准,可以请专家委员会根据平时掌握的数据、资料、报告,对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数据、监测的技术、监测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看看这一年,甚至回顾5年做的怎么样。专家委员中应包含高校、科研院所专家,甚至是社会专家。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专家委员会计划下设水、气、土壤三个评估组,监测总站会把所有的监测数据推送给委员会的专家,由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今年年底前,计划先把气的评估组建起来,优先开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的评估,明年争取把国家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委员会建立起来。”
对于组建“国家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说,一方面专家委员会对数据把关,看质控管理体系还有什么问题、有无系统的偏差,同时专家委员会中包含高校、科研单位,也可以推动将最新最好的监测技术融入监测领域中。此外,专家委员会还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判定,对水、土壤、大气的污染控制提出一些建议,在保障数据质量的同时,也发挥数据的作用。
针对近日不断有媒体曝出个别地方通过给空气监测站点周围洒水、或者给探头戴口罩等手段,企图降低PM2.5浓度,傅德黔表示,在监测站周围洒水对降低PM2.5浓度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有时反而会使得数据升高。他说,石家庄有个梯度站,最高200米,向下分4个高度,但4个高度的PM2.5年均值偏差不到10微克/立方米。“因为气溶胶的混合非常均匀,采取这样的措施对PM2.5浓度尤其是年均浓度基本没有影响。”
对于给监测探头“戴口罩”,傅德黔表示,监测由实验室走向现场,需要考虑的环节越来越多。对于这些“非正常手段”,在质控方面同样可以采用一些手段,比如加探头、增加运维人员的加密巡护。他说,1436个国控站点,要求运维公司2个站点至少安排一个人负责,只要发现数据异常,总站会通知运维人员及时到站点去。此外,1436个站点的监测数据都需要到总站进行审核,一个城市有若干的点位,一天内点位监测到数据的趋势基本是相同的,一旦某个站点出现异常,系统也会报警。
“但可能总会有考虑不到的地方。”傅德黔说,现在1436个站点的监测数据实时向公众发布,除了专家用、高校研究用,公众应该都来关注,通过关注让数据“归真”。
编辑:戴玉玺 王晓琳校对: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