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突出环保
昨日,京华时报记者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地获悉,此次副中心行政办公区规划建设突出环保节能,其中两栋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在项目建成后,建筑节能率在现行公建节能65%的基础上可再节能60%。此外,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项目为严格环保施工,使用了降尘喷雾系统、雾炮降霾车和扬尘自动监测设备,可实现扬尘监测与雾炮自动联动控制。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
□文物保护
施工前期历时两个月对地下文物进行勘察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北京市东南方向,是副中心内重要政治功能核心区域,南临北运河,北至减河,西侧是六环路,东侧为宋梁路。
据了解,行政办公区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相关委办局办公建筑的建设。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示范区。
走进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施工现场,一眼望去,全是钢筋水泥和大型塔吊,以及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办公区与施工区是两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厂区,施工人员每天必须手持手中的五合一门禁卡才能出入,系统可以及时掌握现场人员信息。同时,现场安置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系统,安置了6个视频监测机器人,可以及时掌握现场安全、质量、进度情况。施工现场沿路安设了上百个太阳能路灯,它们可根据实际光线实现按时自动开灯熄灯控制,相比传统路灯,每年能够节约5万度电。
京华时报记者从行政办公区施工工地获悉,今年年底,行政办公区大部分办公楼主体结构工程有望实现封顶。按照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指挥部要求,到明年年底,所有办公大楼均可完工。
昨日,记者先行来到市政府办公楼所在施工现场,数千名工人正在绑扎钢钉,进行地下区域工程建设,白天黑夜24小时轮班不曾停歇。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心指挥部总工程师介绍,该施工现场离通州大运河的漕运码头非常近,只有2公里左右,此前地下文物非常多。在开工之前,工程办公室数千人对这里进行大量辅助勘察,在间距1.5米至2米范围内,用洛阳铲对地下8米至9米深度的文物统一进行勘察,取点勘测地下有无文物,等文物保护部门将发现的文物进行迁移后,才开始在工地上进行主建施工、打井、挖土,尽管耽误工期将近两个月,但建筑工程对于地下文物保护起了一个好的开头。
□科技亮点
超低能耗公建 项目建成后可再节能60%
同样位于人大办公楼施工现场,这里将在明年年底崛起一栋地下2层、地上8层的建筑,工人正在现场进行地下2层基础施工。据住总集团工作人员介绍,工期计划到11月中旬出“正负零”,明年1月底可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到明年11月内部建筑可以装修完,所有这些计划主要基于出图的速度。为实现超常规施工,工人进行两班倒施工制度,超过10个小时,工人就得轮换。
同时,整个工程最大难点是平台面积比较大,冬天施工期间需要采用保温措施,因此主要采用把楼体封闭的措施,让其达到符合要求的温度进行施工,同时,使用高标号的混凝土覆盖和地下取暖,依靠混凝土自身性能抵御一部分严寒。
据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过程中,试点推广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超低能耗、高舒适度、微排放”的特点,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对于受困于能源紧缺危机和雾霾危机双重压力的当下,具有现实意义。未来五年,全市将开展不少于30万平米超低能耗建筑示范。而此次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现规划建设两栋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项目建成后,建筑节能率在现行公建节能65%的基础上再节能60%。
加设安全屏障 保障6号线地铁运行安全
位于未来市政府东侧、市委北侧的B1B2地块,是7栋委办局的办公楼,待建成后,这里楼高将实现5至7层之间。据负责委办局大楼建设的中建一局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整个施工期间,他们所使用的集装箱式办公用房,方便吊装,可周转使用,办公用所使用的均为节水器具和LED节能灯具,内部安装声控系统,实现环保、节能、节水、可周转、使用时间长。
在道路北侧是中建一局负责的B2地块,在这个办公楼下面就是地铁6号线,为了保障地铁的运营以及工程的安全,在大家脚下的位置加设了止水帷幕,形成一道安全屏障,全面保障邻近地铁的运行安全。“委办局建成后距离地铁东夏园站大约300米,以后百姓来委办局办事非常方便。”
同时,现场采用烤漆成品钢制临边护栏和钢制挡水台,拆装便捷,工作效率高,实现围挡材料的周转利用,目前现场已经实现了两次周转,相比固定制式围挡可以有效的实现环保节材。
为了打造智慧工地,中建一局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例如,在基础抗拔桩混凝土中掺加了新型阻锈剂,有效降低了因地下水、土壤分子对钢筋的腐蚀,有效提高了耐久性。
据了解,整个委办局B1B2地块共设9台塔吊。其中B1设置4台,B2设置5台。全部采用变频塔吊,预计节约用电量20%-30%,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每台塔吊安装防碰撞监控设备,即塔吊黑匣子,对塔吊操作实时监控,并对塔吊运行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为塔吊的综合调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运用数据化管理,实现塔吊群塔安全控制,塔吊吊运重量控制,防碰撞保护,吊装区域监控管理。
雾炮降霾车 快速抑制灰尘减弱雾霾
京华时报记者了解到,现场规划雨水排放、收集系统,实现非常规水源的综合利用,可用于现场降尘,节约水资源。“我们收集的雨水将全部汇集在面前这个钢制可周转的消防水箱,和传统的混凝土水箱相比,钢制消防水箱可以实现便捷组装,重复利用,没有建筑垃圾产生。同时配备消防水控制系统,保障了现场的消防安全。”中建一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工地四周记者看到了一台台降尘喷雾系统,这里的雾炮降霾车和扬尘自动监测设备,可实现扬尘监测与雾炮自动联动控制。另外,还配备测风仪实时为施工现场提供风值,指导现场塔吊和喷淋系统工作。
在市政府办公大楼建设工地,一台“小黄人”机器人引起现场媒体驻足关注,针对工程中出现管线错综复杂、空间结构繁复多变等特点,北京建工集团在此次工程建设中创先使用三维激光放样机器人,该仪器用三维激光扫描现场实景,形成带点云数据的三维空间,进行归档和记录,便于质量检测与纠偏。该机器人的应用,克服了纯人工现场放样带来的误差大、无法保证施工精度、功效低等诸多问题,实现快速、精准、智能优势,效率可提高5到6倍。
同时,工地上的每一捆钢筋都有着自己的“身份证”,只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即可了解到钢构件的出厂信息、构架编号、原材状况、过程检测、数据管理实现自动输入,实现云端数据管理,有效提高构件的进场验收效率,提高构件检查的准确性,实现钢构件现场安装规格、型号、位置等数据的复核,提高安装速度和质量。另外,主要钢材、防水材料,利用互联网对材料的合格证、检测数据实现云端查询,保证了现场主要物资可追溯性。这将使得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成为国内首个通过手机端实现钢筋标牌及质保书信息查询验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