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沸沸扬扬的环评整治风暴有了阶段性成果。
10月13日,环保部向媒体通报称,根据近期对部分省区市环评机构的检查结果,环评机构从业行为进一步规范,但仍有部分机构存在环评文件编制质量低劣、环评工程师挂靠等问题。
根据环保部的通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6家环评文件编制质量较差的机构以及7家涉及人员挂靠的机构被责令限期整改;环评工程师数量达不到要求的忻 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等53家机构被责令取消环评资质或降低评价等级、缩减评价范围。其中,忻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等35家机构因环评工程师数量达不到最低环 评资质条件要求被取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
此外,16名环评工程师因存在挂靠行为被通报批评。这些被通报的挂靠环评师中,有地方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也有国企、大学的在职人员。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介绍说,目前环境保护部正在开展全国范围的专项整治行动,将继续严厉打击环评资质出租出借等违法行为。
单是今年,环保部就已进行了数次环评审查,有超过50家环评机构的申请被环保部拒绝批准。
今年4月29日,环保部党组通报了中央巡视整改情况,环保部集中对存在问题的63家建设项目环评机构和22名环评工程师,作出取消资质、缩减评价范围、限期整改的处理。此外,环保部要求全国环保系统所属环评机构2016年底前与环保部门完全脱钩。
据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将于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对此,程立峰指出,环保部门将以此为契 机,全面强化环评机构监管,对环评文件质量低劣的机构和编制人员,一经发现,负责审批环评文件的环保主管部门均有权直接处理、处罚。
长期以来,存在于环评机构中的各种问题和黑幕一直未外界所诟病,尤其是“红顶中介”问题更为突出。早在去年底,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保部巡视时指出环评技术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的问题,称“红顶中介”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等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多次强调,要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着力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国务院也专门发文,明确提出审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等不得开展与本部门审批事项相关的中介服务,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不得在中介机构兼职任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