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5月以来,已有20多个城市或单位因为环保问题被环保部约谈,其中包括多个省会城市。据报道,约谈中市长们的表态是有差别的,一些市长的表态非常具体,并明确列出了整改举措,相比之下,个别市长的表态则显得含糊笼统,尚不清楚其究竟准备如何整改落实。
个别市长表态含糊笼统,或许是因为这些市长事务繁杂、日理万机,对环保领域投入的精力很有限,所以缺乏具体表态;或许是因为被约谈时从工作上到心理上都准备不足,所以显得比较狼狈。但在笔者看来,根源是这类市长对当地环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这样的市长,应该进一步“深度约谈”。
这当中也是因为约谈机制设计还不到位。如果对约谈过程进行现场直播,让被约谈对象的一言一行甚至表情变化等都能及时对外直播,相信市长们绝不敢含糊应对,应该会在约谈前做足“功课”,在约谈中认真、负责,否则,含糊笼统的“丑态”会被直播出去,将面临更大压力。
如果约谈现场除了环保部官员外还有群众代表,尤其是污染所在地的受害者进行现场发问,恐怕个别市长不敢含糊表态了,否则,约谈现场的群众代表会不答应。如果约谈现场还有环保领域专家,能提出更具体更专业的治污问题,即使市长们想含糊笼统,恐怕也没有机会。
笔者希望,继续完善环保约谈机制,在方式方法上不妨借鉴一些地方“电视问政”的做法,要让每个被约谈对象真正重视约谈,如此才能真正重视环境保护。
摘编自《华商报》10月8日文/冯海宁